(上接第一版)
频繁走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贵州“朋友圈”越来越大。近两年,贵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4%,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3.8%。
内联外畅,翻山越海构建开放平台拥抱全世界
“一带一路”纵横万里,联结沿线的基础,就是物畅其流。
贵州身居内陆,与靠海沿边地区相比,在开放的物流通道上缺乏优势。内陆货物出口,如何打破困局?
以铁路为载体,打通一条由内陆直达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2021年,贵州首列直发中欧班列开行。
自此,敢闯敢试的贵州,在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撬动内陆开放的支点。
今天的贵州,向北,开行联接欧亚大陆的中欧(中亚)班列;向西,开行联接RCEP成员国和东盟的中老班列;向南,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向东,开行黔粤班列……
“陆”通了,贵州还想与“海”走得更近。
今年4月,一列满载脱硫石膏的列车从贵州毕节东站驶出,这是我省积极探索国际铁海联运新通道,首次开行的“毕节—防城港—越南锦普码头”脱硫石膏铁海联运专列。之后贵州陆续将2.1万吨脱硫石膏从毕节运往防城港码头集结,在防城港实现首次整船出海,通过班轮出口越南。
开放平台,让贵州快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贵州也从过去的内陆型经济悄然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贵阳国际陆港的“无中生有”,便是佐证。
从“一个点”“一条线”到“一张网”,曾经的货运小站,蜕变成现在的内陆港口,贵阳国际陆港的应运而生,把“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加快推进内陆港及海铁联运发展,为内陆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务,切实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外贸降本增效。
贵阳、贵安、遵义三大综保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对外开放格局,让贵州从“内陆省”变成“新沿海”、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
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遵义综保区分别提升57位、28位、5位,综合评估结果为B类,稳外贸、引外资、促增长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凸显。
多元合作,持续不断深化展现对外开放新姿态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任重而道远。
对内,贵州完善顶层设计,坚持把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放在全省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
对外,一批互联互通项目正稳步推进,一些早期项目已经成型——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先后与肯尼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签订光伏、风电、基础设施总承包合同,成为全省最大外经企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贵州省分行在“一带一路”合作、“境外投资、境外承包工程”等领域开辟绿色通道,及时配备信贷资源,争取信贷规模等方式为贵州省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该分行信贷余额568.01亿元,其中,对外贸易领域贷款余额148.06亿元,对外合作领域贷款余额7.45亿元。分行成立至今,累计发放贷款超1100亿元,贷款规模年均增速超24%,对外贸易贷款年均增长率达45%。
中国进出口银行贵州省分行行长邓亮山表示,将持续为省内进出口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和高效服务。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户贵州,为中国与东盟开展以教育为主、涵盖人文诸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贡献了贵州力量。
贵州,正以崭新姿态拥抱开放,不断突破地理限制,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