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电动贵州”正从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上接第一版)

贵州磷化集团、中伟股份、振华新材、安达科技等一批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蓬勃发展,全面构筑贵州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一幅幅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施工图”正逐步变成“实景图”。

短短数年间,原本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版图上默默无闻的贵州何以逐步异军突起?核心就是我省把“富矿精开”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突出优势和关键一招,抓住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

产业协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日前,贵州固达电缆集团的光伏专用电缆产品中标国内一新能源头部企业3600余万元的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

“绿色发展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该公司行政总监常瀚文表示,当下,我国光储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固达电缆集团正以国家“双碳”政策为契机,致力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加快企业转型发展。

今年,固达电缆集团二期项目——新能源线缆生产基地正式运行投产,主要用于光伏电缆、充电桩电缆、新能源汽车电线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营销,努力为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不只固达电缆集团,位于威宁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今年建成我省首条光伏组件生产线。生产车间内,一块块光伏组件产品经切割、焊接、层压等20余道工序生产下线,弥补了贵州本土制造光伏组件产品的空白。

去年,贵州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撑。

今年,贵州历史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成功签约,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宏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黔布局的首个产业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中车与贵安新区在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产业方面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贵安新区新能源储能PACK生产及充电桩制造项目成功签约、中科华联(贵安蓝科途)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及在线涂覆一体化项目落户贵安;

…………

近年来,贵州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聚焦整车能力提升、加快推广应用、完善配套设施、加速产业融合、构建产业生态,一个个“新”产业接踵而至,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同时,充分发挥风、光电产业的自然优势,截至今年5月,统调新能源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一跃成为贵州电网第二大电源。

到2026年,贵州将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健全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成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绿色低碳,构建产业生态圈

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贵阳市区道路上的“绿牌”车日益增多。

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通过完成加大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加快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重卡、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等5项任务,促进提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求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0%。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位于贵阳经开区的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其产品研发从最初的单一混合动力客车逐渐拓展为纯电动、混合动力、氢能源等多类型客车。

当下,新能源产业正处于行业风口。据业内相关机构预测,到2027年,动力电池“退役潮”将到来,待回收的动力电池如何得到更好回收利用?

今年,贵州磷化集团建成全省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生产线,一块废旧电池经放电处理后,通过物理破碎,分项筛选出铜箔、铝箔、锂电黑粉,再经浸出、萃取分离等环节,黑粉将被制成下游电池生产所需原料。目前,该项目的磷铁回收率达到90%,碳酸锂回收率达93%。

磷化集团探索动力电池回收,是贵州完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条、助力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贵州将节能降碳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搭乘公共交通出行、选购使用新能源汽车、骑行代步……随着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出行已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从清晨到夜晚,在贵阳的街头,每天有2615辆清洁能源大巴车行驶在6城区、双龙、贵安及息烽县共235条公交线路上。

贵阳市公交公司测算显示,一辆纯电公交车与传统的油车相比较,一年可节约燃料费6.7万元,减少标准煤消耗23.68吨,还减少了发动机尾气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截至目前,贵州全省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出租汽车占比分别达100%和97.4%。全省1145个乡镇实现充电站、充电桩全覆盖,城乡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其中,贵阳市公交车预计2025年实现100%电动化。

当下,贵州正基于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形成“矿产资源—电池材料—电芯—电池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构建“电动贵州”产业生态圈。

--> 2024-07-1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9849.html 1 “电动贵州”正从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