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廻龙溪

■ 施昱

六枝特区的廻龙溪极像一树桃花,龙滩、古镇、三合桥、火焰山、晨雾、夜灯成了她的花骨朵。古镇安详,像一层红釉漫过,石街温润,怕惊扰了沉淀六百年的梦。这树天然的桃花,蓄积温婉,少了脂粉气。正如古镇的历史,从遥远的江南金陵,就算舍不得亲人,也必须远赴南国。廻龙溪的温婉,生长的姿势,从江南水乡,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在南疆根植了一个梦。那时,白露苍苍,鸟也怕惊动了这里的寂静。如今,她还引来了空灵的鹤,在雾岚里,唱着雨露清洗的乡音。

廻龙溪的阳光,似羞于出阁的新娘,正如这场盛会,想见女诗人的心情。顺河上溯,心在飞翔,天空像洗净的玉盘,沉坠湖心。

这个场景,刚好够几人拥有,同行女子,恰如这温玉的景致,释放她诗人的气质。可以任性游泳,迴龙潭是她自由呼吸的天堂,岸影婆娑,她在水中伸展的身体,在纯洁的浪花间,展现她任性的柔美,也许还有她淡淡的忧伤。游于溪潭,旷野是属于自己的,不需要顾忌,自由地放纵情感,专注于划水声,以及那位吟诵诗歌的女子,和她美丽的身影。小镇溪河为她而来,希望溪水停滞、积蓄。阳光浓烈,几位女诗人寻机溜出溪湖,争抢着,特立于突兀的岸北石台,阳光泼洒其身,远远赏之,犹如一尊雕像。我惊异,人之艺术美,不正是这山水所孕育?繁杂的生活,是养育不出这种天然美的。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阳光,蓝天,清溪,鲜嫩的朝阳,正好晒晒凡人心态。那夜出溪,已经疲倦,倒床便进入梦乡——桃花灼灼,阳光温和,心仪的女子,像庭院里的花树。

故乡那场梦想里的诗会,犹如一场桃花的盛典。从鸟鸣中自然醒来,窗外花树湿润,鸟儿歌声,含着雨露。我头脑清醒,梦想翩翩。因桃花而兴,生活岂不诗意?我不因为错过真实的花期而懊悔,不去责怪时令,桃花真正的诗意,开在心里,而非热闹的表象。伫立三合桥上,任由和煦的风,撩拨发丝,以及对拓荒者仰慕的思绪。沿河古镇,飘晒衣物,随风而舞,那可是呼唤大明归乡的游子,远去的客商?或许是出征未还的征夫?这样的风物,最能勾起客居者的乡愁,在悠悠的深巷,寻找来时的路。

那位领衔出征的将军,“太和永洽”几个敦厚温和的字,可是他一生最出色的书法杰作?或许是最后“封笔”时的灵感?他对朝廷,已无愧于心,所以穷其一生,挥毫泼墨,遒劲文字,翰墨自然淌出胸膛。愿一河清溪,载去他怀乡的惆怅,回到金陵都城的繁华,带去出征平定西南游子的思念,这一等,就是六百年,母亲遥思望断的六百年!上午阳光,真情热烈,诗会可是盛开的一树“桃花”?人来熙往,热闹过后,人们念家心切,匆忙赶往故乡。古镇没有放慢脚步,依旧忙碌,吆喝声不断,商品琳琅满目,晃得眼花缭乱,但是那条满街的烟火,依旧温暖人心,不管昨日的过客,在酒酣之后,如何恣肆他对古镇的热爱,以及那位女诗人的欣赏,都比不上吾乡子民,眷恋家园的初心。

独自亲近三合桥。柔暖阳光,让古镇更加热闹,幽深巷子,让疲惫的心,有一种归宿。阳光穿过斑斓树荫,树叶摇曳,古镇小街,时明时暗,清风拂来,正合游览者的心境。我选择一棵独特造型的伞状古树下,享受阴凉,享受女诗人缓缓地谈吐,我惊讶她不俗的见解,尤其是对古镇历史深处的忧思,也许,她内心发光的文字,遇上多情的古镇,才会释放出思想的异彩。不是人无才情,而是需要创造一个适合抒怀的环境,时光的幽深,寻到这位可心的旅人。越往深处,摩肩接踵,游人如织,石巷,茶馆,印楼,书院,人群喧嚷,争着留影。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热闹,更多是孤独的,热闹养育不出精神。在浪漫里,感知已逝岁月的热烈,就算是冷清的流年,我心依旧温暖,得以安顿。

古楼,驿站,茶房,马店,这些明清时的遗迹,早已逝去往昔的热闹,归还了时空深处,烙印在尘埃里。出得茶楼,一股醇厚的酒香,飘溢巷子,一树淡雅的桂花树旁,我巧遇一个酒坊,一位六十出头的酒家大哥,轻缓地舀酒,注入壶中,他与客人攀谈的神态,怡然自得,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买卖,那手中的酒箪,顺口流下的米酒,醉了行人和古镇。于我,这不是陶醉的细节,而是小镇卖酒人的那份恬淡。我想,那群厚植桃花诗会的人,一代接着一代,连续27届,不知疲倦,一定心怀这份憧憬。我想,真正的古镇,人才是她的魂儿。

走出酒香飘溢的巷子,魂儿好像被勾了去。古镇桥上的“三碗面”,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致,这种美食兴于何时,我无从考证,但是盛行当下,成为一股新潮,在桥上“吃面”,临风远眺,手揽清风入怀,徜徉嘉园,是我今生的偶遇。那些服务的妹妹,头戴花饰,衬托出心间美好,女子经营的岂止是“三碗面”的“饮食”,那是女人心间的优雅,对故乡的热爱。

夜幕降临,三合桥上坐满了乘凉的人,乡音虽混杂,亲切交谈的氛围,却不显得生分,不管原来认识与否。月儿悄悄地爬到狮山的高空,一种洁净的禅意,弥漫而来。风吻三合桥南面沿河的路灯,橘黄的灯光像两条“龙”,伴溪吟哦,带着行人无边的遐想,时而远方,时而身前,好似懂你的心思。慢慢地走过三合桥北面的石梯,润滑石板,反射月光,并不月寒沁心,而是一种诗情般的温暖。那位出征远行的将军,可否也会生出别样的人生况味?溪水淙淙,从龙潭流出,月影斑驳,洒在龙潭清幽的水面,显得有些神秘,耳畔,似乎飘来婀娜的歌声。

一个人,跳过龙潭石级,幽静古街,空旷宅院,因为害怕而沁出细密汗珠,身外自然,居然洞穿了内心的“胆小”。摇曳的灯影,犹如两条“橘黄的龙”,莫非出自廻龙溪的龙潭?河岸上是火焰山,明亮星火,彻照夜空。门卫兄弟给我引路,热情相邀,举杯共明月,醇厚酒香,淳朴乡音,我心不再孤独。正如火焰山,给人以一种温润。夜行中,永恒持久的是人的善良,这是景中最动人的力量。

--> 2024-07-1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9793.html 1 廻龙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