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德江县安化街道建设“一码通”便民服务平台——

畅通诉求渠道 办好民生实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我家房顶漏水,接到电话请求后,社区干部很快就来处理好了。”7月1日,德江县安化街道楠木园社区,搬迁群众安云海扫描电梯内的“一码通”二维码,向街道办反映诉求,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楠木园社区是德江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住着1.28万人,社情民意复杂,群众反映问题较多。今年6月底,安化街道将其作为“一码通”咨询服务平台的便民服务试点,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积极办好民生实事。

“‘一码通’咨询服务平台,是我们深耕为民办事的重要载体。”该街道党工委书记何中泉介绍,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快速收集群众诉求,还能精准办好民生实事,提高群众满意度,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安化街道坐落于德江县主城区,下辖4个社区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9万余人,县城内最大的社区就位于此。辖区人口基数大、管理对象多、服务地域广,使得基层治理一直压力较大。

“以前有事儿要去居委会反映,现在扫码提交就行了。”安云海说,如果不会打字,还可以通过图片和音视频等反映情况,上门办理的干部也很热情耐心。

在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办公室,设置有领导轮值责任岗、信息分流处置岗、问题处置回访岗,以及人大代表、纪检督查督办岗等,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

“整个过程大致分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干部接单三个环节。”“一码通”运营负责人、安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吴海飙介绍,他们将群众扫码反映的事情分为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两违”整治等七大类。

“群众反映的情况会在0.62秒内到达系统,由信息分流处置岗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并指派属地干部上门了解并办结。”吴海飙说,后期还有值班领导,人大代表、纪检人员跟踪督办和回访,确保每一件事都落地解决。

何中泉说:“现在是试运行阶段,但成效非常明显。目前已办结中华社区和楠木园社区两个试点的民生实事20余件,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都很高。”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安化街道还以城市社区党建为引领,通过“五治共建”,激励干部全力做好楠木园社区搬迁“后半篇”文章。此外,安化街道通过整合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结余资金,成立强村富民公司,实施停车场和超市项目,同时发展壮大畜牧养殖、山泉水厂、帮扶车间,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 2024-07-12 德江县安化街道建设“一码通”便民服务平台——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9756.html 1 畅通诉求渠道 办好民生实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