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在剑河县的大山里,一群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鱼摆摆”在这里快乐成长,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宝贝”。
近日,记者走进大山中的剑河县南哨镇朗晃村,一座现代化的养殖基地跃然眼前,基地的圆形鱼池内,数以万计的加州鲈鱼正在水中酣畅游弋。
“我们基地上个月首批11万尾鱼苗已经入场,现在已有7条生产线。预计在今年8月左右第一批鱼苗就可以销售。”基地负责人、贵州省东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定泉介绍。
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鱼,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河流和湖泊中。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广东深圳、惠州、佛山等地,因其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外形美观的特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时至今日,广东省已成为国内加州鲈鱼的主要养殖地,年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0%以上。
“剑河这边水质很好,朗晃村的水温、水质都非常符合养殖要求。”吴定泉对记者说,加州鲈鱼对水温要求较高,每年3月至11月期间,广东的加州鲈鱼都会因水温升高而停止产卵,但在贵州清凉的大山里,适宜的水温恰恰填补了加州鲈鱼在此期间的产卵空档,更利于打通反季节市场。
2022年,剑河县依托东西部协作契机,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有着20余年水产养殖经验的广东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落地剑河,成立贵州省东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投建大口黑鲈鱼种苗场养殖基地,预计满产后将实现年产成鱼76万斤、年产鱼苗5000万尾,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
同时,通过采取租赁的方式,该公司每年按剑河县农投公司投入资金的5%支付租赁费,存入剑河县防止返贫致贫救助基金池专户,并提取5%的净利润作为县农投公司分红,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基地的建成,也为当地的群众带来了更多增收致富的机会。
刘宗仁是北鲁村的村民,上个月应聘成为这个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养殖加州鲈鱼是个技术活,按大小要分池,食料也要分大小,鱼大了就得筛鱼,以免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还要关注鱼池水温、供氧等。”刘宗仁说,现在他的工作逐渐上手,“等把技术都学会了,到时候也在家里养一些拿来卖。”
目前,该基地已带动2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吴定泉表示,建设基地的目的,就是要让当地群众掌握技术,自主发展养殖产业,而公司负责包回收,把年轻人留在家乡,更好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加州鲈鱼“游”进剑河大山只是剑河县生态渔业发展的一部分。2023年,剑河县完成水产养殖面积7322亩,水产品产量达4925吨,总产值达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