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法 张文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思政课教师要把思政课讲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一定要具备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大历史观。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过程,在回顾过去、直面现在、开创未来的维度上,把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置于长时段中,通过纵横对比去认知、从大视角加以把握,更好地洞察其演变的机理与本质,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讲清楚,就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要做到和做好这一点,大历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方法。
在时段上,运用大历史观可以做到在古今历史长河中把问题讲清。大历史观之大,在于时间跨度之长。历史本身的发展是绵延不绝的,只有在时间的镜头下拉长去看,才能廓清历史的全貌,才能准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洞悉历史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在视野上,运用大历史观可以做到在全球横向对比中把问题讲透。大历史观之大,在于视野之广。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世界视野,引导学生形成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考察中国历史的思维,使学生在中外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进而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在理论上,运用大历史观可以在纵横比较中把历史规律讲深。大历史观之大,在于对历史规律的剖析之深。历史复杂多变,演进中偶然与必然并存、现象与本质交织。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理论思维,大历史观可以帮助学生在纵横比较中,深入历史深处,认清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演进逻辑,厘清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2SZ0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