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丝头系腰 凤阳汉装翩翩来

宽袍大袖的凤阳汉服。 贵州电视台供图

安顺是一座移民之城,改扩建前原有70多处寺庙宗祠和会馆,它们沿着一条贯城河视彼此为风景。不管是甜是咸还是辣,在这里与自然生长的鱼腥草、野芹菜、蕨菜、姨妈菜等调和出独特的味道,滋养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屯堡妇人一袭明朝蓝的凤阳汉装、一套梅花管簪、一棵丝头系腰、一双尖头绣花鞋可以传承600多年,“今儿天儿”“明儿天儿”等卷舌音和鸡辣子、血豆腐等军旅食品始终在屯堡人家的院子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据当地人介绍,从明洪武十五年(1382)开始一直到明永乐年间,前后进入贵州的人口差不多达200万,目前仍有300多个古村落居住着30多万屯堡人。如此庞大的族群,如此密集修建的军屯民堡,在完成“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后,“军转民”的屯堡人对自有文化印记倔强坚守,用同一的服饰密码以印证自己的存在和对族群的识别。

一个超过首重的快递从贵州安顺寄出,经无数快递小哥转运后,寄到了江苏南京收件人的手中。正在手机上淘当季流行时装的女人接过沉甸甸的包裹,打开纸箱是泡沫,打开泡沫是布袋,打开布袋只见——青黑色的织物,用窄布带细细地扎成结实的一捆,丝线细密。

一张A4白纸上,是父亲的字迹:幺,你结婚的时候不能给你置一棵丝头系腰,你要穿婚纱也系不成,但是我和你妈心头一直记得这件事,一到年节回鲍家屯见到有年轻姑娘、媳妇戴系腰就想到要补你一棵,今年给你织了一棵,了了这个心愿,你留个纪念。

丝头系腰,长一丈二,宽一寸半,两头各带一个中空流苏笼,垂下的丝绦有两尺长。即便嫁到南京多年,女人也不会忘记——在娘家屯堡的院子里,母亲穿着宽袍大袖的凤阳汉装,系着丝头系腰。逢家里祭祖、来客,母亲的丝头系腰便在堂屋、厨房和院子里摇摆;逢年节、吃酒,她便拉着母亲的丝头系腰跟着去观音会、“抬汪公”、放河灯。坐在姨妈堆里,母亲的丝头系腰经常是话题,花色织得精巧,通带密实,丝头齐整,煮染得黑色透亮均匀。

在屯堡,用于丝头系腰的量词是“棵”,就像在说一棵树。因为溯源而上,丝头系腰的156条经线和1200条丝线来自蚕茧,结茧的蚕儿则以绿绿的桑树叶为食。木质朴实,木性坚韧,幻化成丝头系在屯堡女人的腰间,女人们也便有了木的韧性,将根深深地扎入脚下的土地,开枝散叶,扬花授粉,生生不息。

--> 2024-07-0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9268.html 1 丝头系腰 凤阳汉装翩翩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