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永恒的史诗。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为统一全国“调北征南”,数十万将士奉旨戍守湖南至云南的交通要道,随后迁入家眷、工匠、商贾、农民“调北填南”,在贵州一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居群落——屯堡。
悠悠岁月中,屯堡人的衣食住行皆沿袭明朝传统,乡音不改。
他们怀念老家门前的小桥流水,规整有型的四合院落,雕花的柱础、门窗,为了留住故乡的记忆,将江南水乡的建筑特色融在了黔中的一间间堂屋、厢房、庭院、门楼中。来自江南的匠人们,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石材资源与木料结合,建成了一栋栋石头房子,一条条石头村巷,一座座石头村寨。
今天人们穿过用石头建成的外八字朝门,朝门之上,垂花门楼渲染着一份奢华。石头围成的庭院,石板拼成各种图形的地面。四面的木房窗棂、隔扇、裙板上雕刻着“花开富贵”“喜上眉梢”“终身有福”“五福临门”等图案,用牡丹、喜鹊、钟、蝙蝠、石榴、铜钱等谐音比拟的方式来表现,与江南的建筑装饰如出一辙。
这些宅院,经历600年的时光在屯堡里定格,在这里石头会说话,老屋有故事,古树显沧桑。
1997年,天龙屯堡的陈姓后裔、地戏非遗传承人陈先润组团到南京寻根,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畔,六朝古都的繁华都市,在玄武区丹凤街,找到了家谱中所记的祖居之地都司巷,泪水簌簌而下。那一刻,600年的江南记忆复苏了,这一口地道的屯堡话,加上凤阳汉装,让南京人惊呼:“侬们更南京呀!”
从南京回来后,陈先润们带了一捧南京的泥土,在天龙屯堡的后街植下香樟树,立下一块石碑:上书“叶茂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