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变“流量”为“增量”

——黔东南积极探索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

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一名苗族女主播在鼓藏节活动上直播。 通讯员 王炳真 摄

唐胜忠在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直播间直播带货。 通讯员 王炳真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 陈丹

原生态石臼里舂辣椒,青山绿水间户外跳水,两条意外爆火的视频让张国丹、唐胜忠找到了“流量密码”。

“一条视频卖掉了1500公斤辣椒,不仅卖光自家的辣椒,还把附近几个村寨的辣椒也卖空。”谈及2019年6月舂辣椒带来的“流量”,黎平县永从镇三龙侗寨村民张国丹笑言,“爆点不经意间来到”。

同样感受的还有榕江县山呷呷自媒体团队负责人唐胜忠。2022年5月,他的团队选择以榕江县平阳乡小丹江苗寨为试点,用“新媒体+文旅”的模式宣传推介传统村落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和农特产品。半年后,一条跳水视频火了。

“粉丝一直涨,消息也回不完,特别激动。”唐胜忠说,跳水视频火了后,他们一直在复盘,为什么是这条视频火了,最后的结论是小丹江的好山好水太吸引人。

展现乡村生活、描绘乡土变迁、书写时代风貌。一个“80后”,一个“90后”,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找到“流量密码”后迅速成长。几年过去,张国丹的抖音号“村姑阿香”、唐胜忠的抖音号“贵州村超推荐官阿毅”粉丝量分别达到了110万、95万,成了名副其实的“乡土网红”。

抓住“流量”,两人带动家乡发展,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努力将网络“流量”激发为产业发展的“增量”。

张国丹先后成立黎平香连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和贵州三牯科技有限公司,并策划打造了侗族文化体验园——“梦歌田园”。通过“直播+旅游+带货”的方式,推广家乡民族文化、特色农产品,为农户销售香禾糯、紫米、绿香米、葛根粉、茶叶、山茶油等农特产品2000多万元,惠及1000余户农户。同时,与黎平县尚重镇、中潮镇、永从镇、岩洞镇等乡镇33个村寨1000户农户签约种植特色米6000亩。

唐胜忠的团队对接了榕江县和周边的100来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借视频销售的农特产品超过了6000万元。通过他们的拍摄、分享、推介,小丹江苗寨2023年新增餐饮、住宿、体验游等门店20余家、农家乐6家,新建特色谷仓民宿9栋,改建卜拉田居等特色民宿2个,新建露营基地1500平方米,特色餐饮店及杂货店累计达37家,露营地累计达6500平方米。小丹江苗寨接待能力及接待质量进一步得以提升,日均食宿接待能力(含自驾游)达1500人以上,旅游助农增收成效明显。

张国丹、唐胜忠是黔东南州强化人才培养,激发“三新农”发展活力,有效培育的一批互联网时代的“新农人”代表。

近年来,黔东南州抢抓贵州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重大机遇,以榕江县的经验为基础,在全州范围内推行“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模式,帮助老百姓搭上新媒体数字“快车”,把网络流量转化为致富增量,闯出了一条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据介绍,该州强化主体培引,增强“三新农”发展动能。一方面积极培育壮大电商龙头企业,在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支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该州已培育从江吉高博、贵州山呷呷、贵州明洋、贵州鹊哥健康大数据等企业上限入统。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电商直播运营团队和MCN机构,组建运营电商直播人才资源库,在特色产品策划、网红直播营销、IP打造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构建完善的电商直播生态链。依托各县(市)直播基地免费开展店铺运营、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有效提升直播带货的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黎平、从江、榕江、台江、丹寨等县共引进无忧传媒、旦凡文化传媒、蚁巢玖珞文化传媒、贵州电商云等10家直播团队和MCN机构带动发展,其中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榕江县着力打造新媒体电商产业园,培育1.2万余个新媒体账号、2200余个优质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带动80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该州强化直播带货,提升“三新农”发展效益。成功举办了黔东南州电商网红直播大赛,并以此次大赛为契机逐步构建选品库,搭建网红主播与选品库双向对接桥梁。大赛期间,来自全州各县(市)的83支队伍展开激烈比拼,累计销售杨梅汁、糯小米、百香果等黔东南特色农产品共7万余单,销售金额454万元。引导手工艺制造等传统工业制造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广泛应用直播电商,依托直播带货销售新模式。坚持推广“产业+直播”应用场景,以榕江特和社区母亲回家手工坊直播中心、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坊电商直播经验为示范,打造西江千户苗寨银饰一条街等一批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市场影响优的在线新经济场景,进一步集聚用户流量,打造新亮点,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量。

数据显示,通过深入推进新媒体电商“三新农”工作,黔东南州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逐年攀升,有效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全州网络零售额55.29亿元,同比增速25.1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0.08亿元,同比增速70.19%。电商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建成吉高博优选、台江“村BA”、苗侗山珍黔东南店、云淘麻江等一批自建电商平台(小程序)146个,在第三方平台注册网店1.7万余个;培育直播带货主播或直播团队200余个(100万以上粉丝量主播或直播团队17个)。

--> 2024-07-04 ——黔东南积极探索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9146.html 1 变“流量”为“增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