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巍娥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
手机APP实时监控,投放饵料要精准控制;用上新科技,告别靠天吃饭;尾水生态回收,不给下游“添负担”……从传统的围网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生态养殖变得省力省心、效益提升,还保护了优良的生态。
近年来,贵州各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生态养殖遍布贵州各地。其中,生态养殖鲟鱼的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贵州生态养殖,正闯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贵州气候宜人,冷水资源丰富,在饲草作物生长、微生物利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在贵州,生态养殖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升级和转型,更是对环境和健康的一种承诺和追求。因此,发展生态养殖,充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做到农牧渔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去年,贵州绿色经济占比已达46%。
从育苗到养殖,从水产加工到冷链物流,“智慧大脑”助力全程,让科技赋能生态养殖,每一个环节都大有可为。在一片片生态养殖场中,智能科技成为坚实基础,水清岸绿成为优美底色,助力更多鲜活食物“跃”上餐桌。
好山好水好生态,才能孕育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让保护生态环境变得“有利可图”,实现“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才能同步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生态养殖,是贵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