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厚植科学土壤 汇聚创新资源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首届贵州科技节上,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贵州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会暨专利转化运用研讨会举行。 李森 摄

黔西市铁石乡村学校少年宫,科普技术人员为小朋友们展示操控无人机。 熊万军 摄(贵州图片库发)

参加“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院士行活动”的院士,考察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并进行战略咨询。 班浪 摄

曾帅 邹林

培育创新沃土,2023年贵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31%,为特色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跨越黔山贵水,150余项各类型科普走深走实,受众近3000万人次,让科学走进人民群众生活;

搭建人才成长阶梯,实现贵州“全国创新争先”表彰奖项零的突破,评选表彰省级优秀奖项620余名(个);

激发创新活力,“科普之翼”愈发有力。延伸基层科普“触角”,10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投入使用,覆盖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65个县广大地区。

自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省科协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凝心聚力服务大局,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 培根铸魂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贵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深入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不断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投入科研生产一线。

胸怀为祖国争光、服务广大人民的信念,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席科学家周琦带领团队经多年努力,发现我国华南、贵州地区的锰矿成矿特征,创立锰矿喷溢沉积成矿新理论,形成隐伏新类型锰矿找矿预测关键技术。

正是在一系列新理论和新技术指导下,周琦在黔东地区先后发现4个世界级隐伏超大型锰矿床,成为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

“取得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周琦说,科学探索之路从来不是平坦大道,从业四十三年来,他和团队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经常遭受找矿探测失败的打击,尤其需要坚定的精神信念引航。他们在为国奉献的精神激励下,最终实现我国锰矿地质找矿有史以来最大突破。

不只于此,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期实践中,敢于创新、坚忍不拔、甘于奉献,锤炼出奋斗爱国、自立自强宝贵精神,支撑他们奋战科研一线、向科技深度和广度进军。

勇攀科技高峰、敢为天下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高级作业员冯文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立志实现多端直流输电技术自主化。

在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掌握了三端直流的控制保护等关键技术,建成世界首个两端改三端500千伏直流的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每年可输送大量清洁水电至广州等地,增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让理想信念根基愈加牢固,五年来,省科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培根铸魂工作力度,提升全省科技工作者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要让尊重知识人才、鼓励创新创造蔚然成风。”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创新争先 科技榜样’‘最美科技工者’学习宣传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激励广大群众和科技工作者汲取精神力量。”

迈步新征程,未来,省科协还将发挥贵州特色文化优势,用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作用,让他们以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实现科学理想。

■ 融汇资源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国科协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成功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举办首届贵州科技节,43位院士和一大批境内外知名科技工作者共聚一堂,探讨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发布科技成果320项、达成合作项目66项。

围绕天文和中医药等全省重点发展产业,800余项高水平、多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并形成战略咨询建议,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

五年来,省科协抢抓各项政策机遇,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需求,发挥组织有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集聚科创资源,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把科技工作者智慧力量凝聚到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上来,助力特色科技强省建设。

日前,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成片种植的刺梨迎风生长,枝条上已开始长出刺梨果。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派驻龙凤科技小院的团队在这里跟踪指导种植管理,让农户对产量和品质提升充满信心。

纳雍滚山鸡、清镇茶叶和赫章可乐猪……像在龙凤村一样帮扶产业发展的科技小院全省共有28家,这些科技小院通过省科协协调推动中国农技协、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力量,派驻高校研究生长期驻扎生产一线,有效解决影响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省科协协助贵阳市成功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推动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下沉服务企业,深度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

省科协还分别与11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机制,打造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更通过组建“贵州省创新方法导师团”,培训一线创新工程师。

经过培养,交通运输、电力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康养等领域企业团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他们提出一批生产技术方案:解决特高坝大库工程深层放空世界难题、设计电动打拔键装置抢占工业智造先机……形成的创新成果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屡获佳绩,2019年,更是取得了全国唯一金奖。

以创新为驱动,省科协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力量在贵州加速集聚、融合、转化,加快科技事业发展,还将于未来着力强化创新争先,在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上取得新突破。

■ 服务人才 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

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和奖状表彰,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五年来,贵州科技工作者身影常常出现在国家级科技盛会的中心舞台上,接连捧回多项科技人才大奖。他们获得荣誉背后既是自身努力付出的回报,也离不开良好成长环境的培养。

“贵州发展空间广阔,为广大人才成长提供了展示舞台和无限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对此有切身体会,贵州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鼓励他们干事创业、挺立潮头。

以探矿重大创新成果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胡瑞忠在今年4月获得“贵州杰出人才奖”褒奖。当前,贵州正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而他也将带领团队继续攻关探测技术,实现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

“贵州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国际新材料研究,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为我创建了两个重点实验室。”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培养的博士谢雅典在入职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后,深刻感受到贵州对科技人才的关心和培养。

平台的搭建让谢雅典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研发出能在非金属基底上超快生长的高质量石墨烯薄膜,促进高性能石墨烯基器件的大规模应用;

联合北京大学课题组,共同研发特种材料制备技术,解决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从无到有、探索发展,谢雅典和团队已硕果累累。

准确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情况是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

为此,省科协依托全省12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完成《贵州省科技人才状况调查》课题研究。

同时,还以“院士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贵州行”为主题,邀请院士100余人次、省内外专家900余人次开展“院士专家援黔行动”18次,形成决策咨询专报30余期,32位院士被省政府聘请为“贵州省高质量发展顾问”。

举荐人才是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的重要举措。省科协衔接做好院士候选人推荐的申报工作,评选表彰465名省级“优秀科技个人”“青年科技奖”“科普先进个人”,163个“优秀科技集体”“科普先进集体”,为各类科技人才搭建成长阶梯,帮助他们脱颖而出。

五年来,省科协构建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培养机制,搭建成长平台,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厚,未来将持续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科技创新重任,让广大人才在贵州大有可为,在科技创新主战场勇挑大梁。

■ 推进科普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截至2023年,贵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从2021年的7.22%提升到10.31%。”省科协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逐年提速增长,达到预期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内生发展动力。

3D打印、软件编程、人工智能、航空模型……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中心校科技馆内,学生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前沿科技项目,还可以亲自动手组装操作,体验科学魅力。

不仅是在六盘水,近年来,省科协不断完善大科普工作格局,推进《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推进科普设施建设,基层科普阵地数量不断提升。

如今,已经实现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65个县全覆盖,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02所,为他们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进一步夯实我省科技创新人才基础。

同时,全省23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189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更是加大优质科普内容供给,为建设高质量科普体系,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强劲支撑。

“今年6月,主题展厅主要介绍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特点、在流光溢彩中探究光与影的关系、端午习俗里的中医养生等方面内容。”贵州科技馆负责人介绍,自开馆以来,贵州科技馆已接待参观人数达226万余人次,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科技活动,让孩子们在科技馆里学习知识、开阔视野。

此外,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各类人群不同的科学素质现状和需求,省科协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精准供给高质量科普产品,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5月31日,由省科协指导,省天文学会、贵州科技馆联合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小学等单位力量打造的“贵州天文大讲堂”在贵阳市第八中学举行。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从宇宙的起源问题切入,向同学们介绍了天文探测技术和成果等方面科学知识。

“要让青少年感受到浩瀚宇宙的神秘之处。”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天文大讲堂”正在成为介绍天文知识、分享前沿研究的科普场地,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6月14日,省科协携手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2024年全省‘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团’乡村服务活动”在石阡县举行,活动组织科研院所、文化、医院等领域技术力量到基层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健康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乡村科普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把惠民政策、实用技术、优秀文化产品送下乡,进一步提升乡村科技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未来,省科协还将充分发挥好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强化高质量科普服务供给,厚植创新沃土,以创新突破和科普成效提升形成强劲动力,共同为科技腾飞、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 2024-07-02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8932.html 1 厚植科学土壤 汇聚创新资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