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聚焦青少年陪伴需求 强化社区治理服务

伙伴同行 呵护成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一个叫孟小杰(化名)的10岁男孩是罗甸县玉都家园社区出了名的“孩子王”。他不爱学习,还经常在小区内捣乱,父母在外务工也没办法亲自管教。

最近,孟小杰没那么调皮了,不仅帮奶奶做起了家务,还积极参加社区里举办的公益课堂,带着同学一起加入兴趣活动。

孟小杰的改变得益于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实施。该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首次专门面向青年社会组织设立的全面性示范项目。在团中央的关心和指导下,共青团贵州省委在全省9个市(州)、69个县(市、区、特区)实施了146个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占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

项目实施前,团省委对全省范围内的重点社区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调研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青少年在亲情陪伴、日间照料、学业辅导等方面存在困难。同时,这些青少年对日常学习、陪伴教育、假期托管等方面的需求极为迫切。

为有效回应这些需求,团省委采取“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的运作模式,将团的主责主业、团属阵地资源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有效衔接,引领各领域青年和组织积极参与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实施。

在贵阳市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社工们运用联动服务模式,开展的成长训练营、情感交流会、自护小课堂等活动深受青少年喜爱。在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志愿者们通过“代理家长”“代理儿女”“代理老师”,让孩子和老人们感受到家人般的陪伴和温暖。

除了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设的“伙伴领航站”,针对部分城市社区青少年参加户外研学、户外运动类活动的需求,团组织还精心开设了“团团活力圈”,在3个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社区、2个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社区实施。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会泽社区,户外研学活动成为孩子们课余的热门选择。通过联动该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孩子们亲身参与了割稻、植蔬、栽杨梅等农耕实践,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同时也对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而在贵阳市白云区金融北城社区,项目团队则培育了篮球、乒乓球和魔方三个青少年社群,并通过社区力量的整合,打造了一种独特的“居民‘服务’居民”模式,为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项目实施期间,各地团组织积极借助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力量,并结合我省全面推广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治理模式,推动青年社会组织在社区壮大、志愿服务资源在社区汇聚,努力实现青年和社区的“双向奔赴”。

为了实现项目的示范作用,铜仁万泽社会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宋泽顺率先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他带领团队在项目基础上,开创了“多彩周末儿童陪伴行动”,旨在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为儿童搭建一个综合性服务空间。这一举措不仅盘活了社区活动阵地,更让陪伴成为一种常态与习惯。

如今,越来越多贵州青少年加入“伙伴领航站”和“团团活力圈”中,渐渐成为他们的成长基地。截至今年3月,项目服务重点青少年20余万人次,开展活动1万余次,发动志愿者2.6万多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6万余小时。

下一步,团省委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好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社会优势,协同各级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健全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服务项目,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 2024-06-28 聚焦青少年陪伴需求 强化社区治理服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8614.html 1 伙伴同行 呵护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