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玉林
抓好改革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
我省在全国率先以“一年一创新”“一市一示范”“一县一试点”统揽省市县三级改革,有力激发了各地各单位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性,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一创新:聚焦战略勇担当
2023年,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贵州“成果转化贷”首批授信贷款,这笔资金让该企业运用职务科技成果新建年产5000吨电解液生产线的计划步入正轨,项目投产后,预计可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6000万元。
“成果转化贷”由省科技厅与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推出,用于破解企业开发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成果转化贷”成功发放推动贵州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试点工作迈出新步伐。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为让科技成果“转得快”“转得好”,贵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征集、发布、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库,大力培育技术成果转化经纪人队伍,支持科研人员以兼职、“双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并获取合理报酬。
聚焦战略导向谋划试点,贵州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试点由此而生。“一年一创新”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委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对试点工作进行谋篇布局。
“减证便民”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工作。在贵州,原本要花费几千上万元开展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编制审查的事项,现在只要填写承诺书就可以快速获得审批,这无疑是实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带来的最直观改变。
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实现了审批事项承诺办结时限缩短、申请材料应减尽减、办事流程统一规范,大大便利了取用水量较小的农业生产、农村供水、酒、饮料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
紧扣中央战略重点,我省还谋划推动了省财政厅探索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推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省林业局探索创新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等“一年一创新”试点,与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项目工作深度融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市一示范:聚焦问题求突破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一市一示范”聚焦问题导向谋划试点,紧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试点破题,围绕“小切口”精准发力。
铜仁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以往需在4个不同系统中分别上传资料,通过改革,铜仁市医疗健康数据中台打破部门间系统分裂局面,让“一件事”实现集成办。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变化,是铜仁市统筹推进部门间数据融合、业务聚合、流程再造的新成果。经过改革,64件“单项事”整合为5项服务企业和8项服务个人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套餐,实现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多个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
黔南州着力破解医防人员力量不足、医防服务“两张皮”、医防数据赋能不足、医防考核联动不足等问题,全面实施人员融合、服务融合、信息融合、绩效评价融合、基本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工作融合。全州医防融合门诊数量和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等数据持续上升,基层医防融合工作加快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毕节市聚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利用、土地经营权流转、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精心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试点,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级主体、试点推进”工作格局。试点内,农民增收金额、村集体增收金额等数据显著增长,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紧紧围绕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点进行选题,贵阳市探索聚焦“一老一小”构建养老托育服务保障体系改革试点、六盘水市探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等一系列直面问题的改革正持续前进,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一县一试点:聚焦民生暖人心
紧盯群众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一县一试点”聚焦民生导向谋划试点,各县(市、区)聚力攻坚,推动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聚焦破解“基层反映统计报表过多、重复多头填报、数据共享难”问题,黔西市推行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通过抓“报表清理、数据采集、数据连通、平台运行”举措,构建“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工作格局。清除涉村报表161张,精简率53.67%,23家部门共享指标2535个,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
为引领小茶农融入现代茶产业,湄潭探索实施“一亩一证”茶园经营权流转改革,推动茶园在两次流转中实现多方获利:首先将茶树林经营权集中流转给企业,其次将茶园升级版通过“一亩一证”转租给全国各地茶园主。这项改革让茶农、村集体、茶企、茶园主共同盘活茶树林经营权,实现集约化经营。
龙里县快递物流集聚区是贵州最大的快递物流园区。聚焦区内工业产品不足、交易信息不畅等短板弱项,龙里持续优化交通体系、联动产业体系、改进服务体系、强化监管体系,通过系列综合改革举措,夯实物流基础,创新物流业态,优化物流环境,规范物流市场,加快推进贵州快递物流集聚区提质发展,区内日均快件分拨量占全省90%以上,直接带动就业1万余人。
立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来开展试点工作,今年,“一县一试点”还将推动贵阳市花溪区探索构建“15分钟生活圈”普惠式养老托育服务保障体系改革试点、贵定县探索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试点等,在改革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