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现在,高寨村辣椒种植面积拓展到1200余亩,闯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村集体经济实现从“空壳村”到中等收入村的“华丽转身”。
高寨村探索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发展模式,为贵阳贵安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样板。2022年底,贵阳贵安出台《贵阳贵安探索村级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选择50个示范村,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村干部、村民及其他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组建股份制公司的“1+1”混合所有制组织形式和商业运营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注入新动能。
示范村迅速行动,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牵引,引导村民、社会资本参与,规范公司制度、资金管理、产业选择、股权联结和利益分配等有序进行,一个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的公司成立,蔬菜、辣椒等一个个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数字显示,2023年,贵阳贵安50个试点村共计新增发展产业项目70余个,利用衔接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0个,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达2500万元以上。
今年2月,贵阳贵安出台《贵阳贵安健全“1+1”发展机制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计划2025年发展“1+1”实践村300个以上,健全发展机制,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有效激励 激活动能
芒种,正值水稻插秧季节,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丹忙得不可开交,向外对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入。
“‘1+1’发展方式,村集体和村民赚钱了,干部可以从经营收入里获得奖励报酬,我们不仅为村集体干,也为自己拼,大家积极性高涨。”林丹说,同时,把“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成“摸得着”的共享红利,激发群众投入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村庄发展劲头更足。
犀牛村曾是“空壳村”,2022年4月,犀牛村内采取“1+1”混合发展模式,村干部带头入股,由村集体组建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启由内而外的链式“裂变”。
购买农机,村干部学技术、跑市场,开展耕地、种植、管护、收割等服务,业务辐射到金沙、惠水等地。去年,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耕地面积突破1万亩,无人机植保8000余亩,创造营收达310万元。如今的犀牛村,成为清镇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明星村”。
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贵阳贵安明确,村集体经济税后净收益达20万元以上的,支持村干部合理领取绩效,总绩效比例原则不高于公司年度税后净收益的10%。
干部群众齐参与,筑牢发展基石。
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依托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干群齐心打造出“兴田兴”农副产品品牌,形成以生产销售肉鸡、蛋鸡、鸡蛋面、辣子鸡、鸡辣椒等系列农副产品为一体的产业链。
2023年,息烽南极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经营性收入477.43万元,田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社分红26.23万元,其余村民和经营主体参股股东分红25万元。
“‘1+1’发展方式激发了村干部跑项目、找订单的潜力和动力,群众从看客变主人翁,参与意识更浓。”息烽县委书记漆勇说,通过“1+1”发展方式,村民(重点包括村干部、低收入群体)既可通过在村集体持股的份额来参与普惠式分红,又可以股东身份在混合所有制公司参与股比分红,还可在混改公司务工获得劳务报酬,实现了多样化、多次性的分配激励。
成果共享 服务振兴
走进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紫色花海唯美浪漫,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游客争相“打卡”。
作为远近闻名的产业村,水塘村基础条件极佳,全村种植桃树近4000亩,以此打造景点“永乐花海”。2022年,水塘村灵活运用“1+1”发展模式,在景点周边打造4个农家乐示范点。2023年,水塘村仅以农家乐为主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就达336万元,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分红100多万元。
“今年,水塘村村集体收入预计将突破5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道祥说,发展乡村旅游环境很关键,村集体资金增加后,很大一部分用于环境提升,环境好了游客自然越来越多。
“村里环境美,我家的农家乐生意也好了很多,加上入股公司的收入,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村民文燕告诉记者。
2023年,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通过“村集体+村民+企业”的“1+1”发展模式,综合土质、气候、海拔等因素种植刺梨2100余亩,同时建设生产车间,经加工后生产出的刺梨干片、干果、果脯、原浆等产品,产值达200余万元,带动当地200余户种植户增收。
村集体经济壮大,村庄发展持续升级。贵阳贵安乡村把分红数额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帮助“一老一小、一低一弱”解决急难愁盼,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随着村集体经济发展,贵阳贵安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村庄环境美丽如画。“我们将从健全运行监管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做强主导产业、管控发展风险、做好效益分配等方面齐聚发力,并结合开展‘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农村‘五治’、‘三减一规范’等专项行动,集成打造一批‘1+1’改革发展典型。”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