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凤鹏 吉庆亮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聚焦“三全育人”目标,构建教育、服务、管理、成长“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教育、服务、管理、成长四大模块上狠下功夫,不断落实教育“三大平台”、服务“四大载体”、管理“三大抓手”、成长“三大目标”的“3433”工程,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 坚持党建引领 打牢立德树人根基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的启蒙教师,为幼儿培养出品德高尚、基础扎实、艺术见长的优秀幼儿教师是毕节幼专孜孜不倦的追求。
该校不断强化党委统筹推进、组织实施,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队伍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为学校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幼儿教师提供了坚实保障。
加强党建引领,把好办学方向。长期以来,毕节幼专坚持和加强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建立健全校系两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师生制度,校领导深入各部门、教学系(部)开展基层调研,将思政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对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清单,把“三全育人”工作贯通学校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纳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到学校建设全过程和学科专业建设全方位。
毕节幼专将育人元素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让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该校还将岗位职责和育人元素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设立党员示范岗,使每名党员“有岗位、有职责、有任务、有事做”,全校12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集中报到服务,双报到率达100%;开展11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深入师生走访65次。
与此同时,毕节幼专不断夯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保障体系、队伍保障体系、经费保障体系,为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该校制定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小组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及工作规范,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组织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境内外培训,建立队伍轮训的规划,每年制定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好干部、思政教师参加培训;在每年的年度经费中专门对思政经费进行单列预算,设立专门预算科目,做到专款专用,支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政类各类立项课题进行经费支持。
■ 建设“三大平台” 提供人才培育支撑
毕节幼专不断推动完善课程育人平台、丰富实践育人平台、拓宽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夯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人才培育基础,不断推动人才培育成效提升。
完善课程育人平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入相得益彰,巩固课程育人新效果。
强化思政课程建设。立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该校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学习机制,通过开齐开足思政课程,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思政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经费保障等举措,系统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以思政课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学校系统谋划课程思政建设,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总目标,要求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建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课程育人作为课程建设质量的核心指标,不断建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三级听课制度,着力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鼓励老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近三年来,全校共立项省、校级课程思政类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强化实践育人机制,不断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手脑并用,学会实践技能,养成实践习惯,增长实践知识。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学校出台加强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大思政课”实施方案,构建“五育并举”的实践育人体系。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推动学校、社会教学相互融通,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等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提升实践课程占比,依据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分类制订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和载体运用,积极开展文化振兴、教育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动员选拔优秀的青年学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让学生增长才干、了解基层、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担当。2023年,毕节幼专在贵州省第一届高校志愿服务专项中被评为“优秀组织”,该校推荐的毕节民间剪纸艺术的人才培育服务项目在贵州省第一届高校志愿服务专项中获银奖,稻秆容器类创意设计、乡愁到虚拟的狂欢两个项目获铜奖。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22年-2023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50项,学生双证获得率逐年得以提升,在2023年“建行杯”贵州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该校获“1金2银11铜”的好成绩,连续四年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 丰富“四大载体” 拓展教育教学内容
突出文化育人建设。推动文化育人、实施文化铸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明确推进校园文化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原创文化创新,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立足幼专,服务学生,探索和深化文化活动服务的新路子。
突出心理育人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该校整体教学计划,强化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中心建设水平,不断服务好学生。强化预防干预体系建设,加强预防干预,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等举措,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突出资助育人建设。该校不断严格资助评审,创新资助育人形式,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规范资助管理,健全各项资助制度,不断将资助育人工作做到实处。
突出网络育人建设。完善网络教育机制,积极加快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出台政策,开展硬件升级改造,积极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严管网络平台建设,严格审核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推进网络成果评价,制定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办法,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依据。动员引导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
■ 强化管理举措 更好服务师生
聚焦党团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要求,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积极发展党员,培养教学科研骨干,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提供后备人才支撑,确保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达100%。推动群团组织建设,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
着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金桂园学生社区、水仙园学生社区、碧树园学生社区、和谐园学生社区的“一站四区”建设,打造新时代学生之家。
构建“三长”制度。科学规划推进网格化管理,形成楼栋楼层责任管理、班级主体管理、寝室小组管理、学生个人管理的网格层级管理体系。实行“三长制”管理体系,建立学生宿舍金桂园、水仙园、碧树园、和谐园四大网格,每个大网格下建立由系部领导任楼长,系部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任层长,各寝室长负责管理寝室成员的楼长、层长、寝室长三级小网格,构建了精准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 师生学校共成长 教育教学谱新篇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毕节市目前唯一一所师范院校,毕节幼专始终肩负着传承师范传统、弘扬师范精神的使命,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成长成才深化改革,多措并举,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发展迈上了台阶。
学生有成长。该校通过开展“三全育人”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培养学生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近几年,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师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层次不断提升,2023年,在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活动中,该校编创的科学家独幕剧《团圆》入选短剧推广,心理情景剧《寻美历程》获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优秀剧目展演,在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在2023年贵州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1个。
教师有进步。学校聚焦教师能力提升,积极打造人才高地,通过引育并举,教师队伍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研修81次,培训总数达1074人次;目前有12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5名教师获2022年贵州省第二届最美劳动者称号,1名教师获毕节市2022年师德标兵称号;2023年胡才胜老师版画作品入选贵州省高校美术名师推介展;近三年,该校思政课教师获得贵州省青教赛三等奖、贵州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三等奖,毕节市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的成绩。目前,该校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学术先锋2人,市管专家2人,毕节市拔尖人才2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3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8人。
学校有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毕节幼专发展态势积极向好。2022年3月,该校被遴选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赢未来:职业教育提升项目”试点学校,贵州省职业教育智慧云平台试点学校。早期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省级高水平教育实践基地立项,建设经费300万元;2022年国函65号文件明确规定,毕节幼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按程序升格为本科高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多措并举促发展,人才培育写新篇。近年来,毕节幼专师生满意度大幅提升,开放办学不断拓展、社会服务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显著增强。校党委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争取3.05亿地方专项债券,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建筑面积从2018年的12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4.477万平方米,环境育人不断彰显。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满意度分地区排行榜中,该校位于贵州省第五位。
该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为全面合作学校。与以色列奥兰尼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泰国东方皇家理工大学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开放办学不断深化拓展。
新时代新征程,毕节幼专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选派2名干部参与驻村帮扶;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开展在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完成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初聘、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乡村振兴基层项目等社会培训12.487万人次,社会服务辐射力不断提高。
围绕“四化”建设,按照“专精结合、特色发展”要求,完善了专业(群)发展规划和专业群建设方案,学科布局持续优化,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按照毕节市建设示范区“1+6+1”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加快推进以学前教育和艺术两大专业群建设,打造优势学科集群,目前,该校正在申报组建贵州省儿童早期发展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
(本版图片由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