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普梯村:

“七古”绽新彩 乡愁上心头

游客在普梯村喝茶。

游客在普梯村体验长桌宴。

游客在普梯村游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 杨诗雨

仲夏时节,走进兴义市乌沙镇普梯村,沿着蜿蜒的石梯坎前行,一栋栋富有特色、稻田泥土夯筑的土屋错落有致;道路旁的层层梯田里,当地村民一边在梯田里辛勤耕作,一边吟唱着悠扬的山歌。

这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村落,村内道路、巷道多为石梯坎连接,“普梯”一名由此得来。

这里还是两亿年前贵州龙栖息地、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贵州龙)保护区核心区域,广泛分布着我国最早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数量巨大、保存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此外,村中还保育着1400余棵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金丝榔古树。

古生物化石、古墙古建筑、茶马古道、金丝榔古树、八音坐唱(山歌对唱)古调、天生古桥、原生态古井(简称“七古”文化),普梯重叠了几个时空的记忆。

在这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村间行走,微风吹过,响起的似是曾经路过的马铃声。

据了解,为推动古村焕发新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普梯村结合自然资源,按照规划统领、产业引领、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围绕“一村一品”,制定“一村一策”,培育“七古”文化品牌,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村。

2022年,上级下达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00万元,实施普梯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项目,兴义市投入150万元用于道路提级改造项目。

在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让当地民居持续散发独特的“土墙”风韵。对垃圾收运处理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改造升级,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2022年底,普梯村所有规划项目均已竣工验收投用,共计修复改造少数民族民居(庭院)45栋,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展示点1个、村民公共议事场所2处,翻修村内道路2000米,改扩建通组路1400米,新建化粪池49个、污水收集管网1566米,安装分类垃圾收集桶30个。

同时,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根脉,推动民族文化特色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优良生态的优势,普梯村引进“新农人”入村,打造精品生活馆,发展乡村旅游。

“我们把‘来屋头玩’乡村生活馆带进了普梯。”“来屋头玩”品牌创始人曾付国介绍,普梯村文化浓厚,将村里闲置房屋改造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会议、社交于一体的乡村生活馆,很有前景。

发展前景好,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村里。去年,28岁的杨宗先回到普梯开起小卖部。“现在来村游玩的人很多,小卖部的收入比在外务工高多了。而且在家里开店,能带娃,还有收入,生活很滋润。”

背后有山、山下有河、村头有井、四周有林,普梯村“四有”宜居环境逐渐成型,“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比翼齐飞,“村企合作+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让当地群众拥有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也能让外来游客爱上乡村、住在乡村、留在乡村。

阅不尽历史沉淀,看不够自然美景,品不完悠闲时光。当下,该村正大力挖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少数民族特色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加快推进“农业、文化、康养+旅游”融合发展。

--> 2024-06-27 普梯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8537.html 1 “七古”绽新彩 乡愁上心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