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航)近年来,为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开展企业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邀请企业来校考察等,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力促进学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前几天刚签订三方协议,工作已经落实了。”6月18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大四学生王子豪告诉记者,他即将成为上海华测品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去年7月以来,他已经在这家公司实习了近一年时间。
“在上海这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增强了职业素养。”王子豪说,“大三那段时间,我其实已经开始为找工作而焦虑。但通过实习,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
王子豪所说的实习,正是贵阳信息科技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即大一、大二、大三的3年间,学生在校完成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等的学习,大四这1年在企业实践实训。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副校长杨波说,“3+1”模式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一年的实习实践经历,帮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期间,学生将接受来自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教学,既能学到真正的技术技能,又能学到专业知识。”健康管理学院院长唐婷说,下一步将引进更多与学科相关的行业前一百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企业和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3+1’模式不仅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招。”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校长唐建荣说,“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在用足用活用好就业激励政策和就业支持政策的同时,多措并举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千方百计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