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运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高校应聚焦立德树人铸魂之美,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从中汲取育人力量,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色文化融入时代新人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高校要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的意识,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思政课教学要注重知行合一,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红色文化中感人至深的革命史和催人奋进的建设史所蕴含的红色精神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道理,引导当代青年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将相关理论知识、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方式。
加快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随着5G、VR等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教学资源多元化、数字化,积极搭建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创造融叙事性、延展式、沉浸式于一体的育人环境,以当代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红色教育,激发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感知红色文化魅力,主动弘扬红色文化。
加大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以相关学者、高校教师为主要的相关研究团队,将各类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本土红色资源数据库,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及其时代内涵,厘清其内在逻辑,转化为系统全面的教育资源,全面开发本土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
加大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红色资源进行宣传,使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发挥政府部门、基层党组织、学校等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传承、宣传、带动作用,多方合力形成正面的社会舆论引导,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力求形成品牌效应。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