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村支书龙毅的一双解放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祝庆庆

普安县青山镇下节河村党支部书记龙毅珍藏着一双解放鞋:鞋底薄得透亮,足跟处的鞋帮子软塌变形,大脚趾位置敞着两个大洞,看上去很久没穿过了。

“它跟了我10多年,穿着它走的路程超过1.2万公里。”龙毅说,这双鞋陪着他走过下节河村所有崎岖、泥泞的道路,见证了下节河村从交通闭塞到道路通组通户、从产业单一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寂寂无名到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它实在太破了,不得不让它‘退休’,但我还要它继续见证下节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

进村入户走访,这双鞋是雨季“最佳拍档”

青山镇是离普安县城较远的乡镇之一,从县城到达镇政府所在地,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车程,到下节河村则更远。以前,下节河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群众出行都是泥巴路,一到雨季就成“水泥”路,交通状况很差。

2007年,当时的海马村与下节河村要并为一个村,需要推选一位群众口碑好、带动能力强的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龙毅时为县烟草公司青山烟叶站职工。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他会辞职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那时候的下节河村,很多人家没有电话、手机,群众工作主要靠走。有一年的雨季,一天傍晚,龙毅和几名村干部有的穿胶水鞋,有的穿凉拖鞋,冒雨进户开展工作。结果走到半路,大家就摔得四仰八叉,只有穿着解放鞋的他稳稳地走到了终点。

哈哈大笑之余,龙毅发现解放鞋防滑效果最好、最适合雨季穿。此后每逢雨季,这双解放鞋就“不离不弃”地跟随他。抗凝冻、保民生,发展烤烟种植、稳定粮食生产、动员群众外出务工有效增加收入等,这双鞋也成了他的“最佳拍档”。

决战脱贫攻坚,这双鞋是必配的“战备品”

脱贫攻坚,下节河村要干什么、怎么干?龙毅带着村“两委”进组入户召开群众会、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谋划发展产业等,各种解决办法和发展思路记满了他的笔记本。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破除交通瓶颈成为干部群众的一致目标。

但是,要修路,谈何容易。村集体经济积累是零,购买材料的钱从哪里来?龙毅写申请、打报告、踩门槛,一次次被拒绝,又一次次厚着脸皮上门,终于争取到174.8万元精准扶贫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修建起了4.9公里产业路。随后,又争取到3000余万元资金,修通了37公里通组路;争取到512万元资金,为海拔最高的菜子凹组修通了“通车路”“富裕路”。同时,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烤烟、薏仁米、茶叶、食用菌、生姜产业。全村人均收入从2012的2360元,增长到2020年的7460元,顺利实现整体脱贫。

“除了上县里办事和迎接检查时怕‘帮人’(方言,意为“被别人”)笑,大部分时间都穿这双鞋。”龙毅说,这双解放鞋越穿越合脚,“下床不用弯腰套上就走,回家不用弯腰轻松就脱,穿出感情来了。”

接续乡村振兴,这双鞋是走向幸福的见证

青山镇是黔西南州有名的文化经济大镇,曾是广西经贵州、达云南交通要道上的经贸重镇,是普安县四球古茶树最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贵州“夜郎文化”重要区域,“夜郎兵工厂”考古遗址距下节河村仅8公里。村内植被茂密、峰峦秀丽,已发现各种溶洞10多个,周围还分布着多处古代屯兵营盘。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阶段,下节河村继续调整结构发展辣椒、芋头、食用菌、薏仁米、生姜等产业,自力更生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实现了路通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建起漂亮的小庭院,群众还投工投劳修建了上山赏景的步亭梯道、无偿捐献“传家宝”筹建乡愁馆等,让当地具备了发展农旅融合的基础条件。

“家家户户都通路以后,我们大部分时间骑着摩托下队,这双鞋他就穿得少了,但也还时不时地发挥它的作用。”白硐组组长张学灿也是这双解放鞋的见证人。他说,村里搞建设,龙毅穿着它上工地;发展产业,龙毅穿着它下田地;村里有老人腿脚不方便,龙毅穿着它背着老人去办理各种证件、手续等,“直到实在不能再穿了,才换了另一双。”

2007年至今,龙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有17年。从35岁的壮小伙,到52岁的“胖大叔”,他把最能干事创业的17年青春,奉献给了下节河村1081户4123名群众。那双解放鞋,也见证着下节河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故事。

“我舍不得把它扔掉,也是需要它时刻提醒我不忘初心使命,要为下节河村民更加幸福的生活继续奋斗。”龙毅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红彤彤的脸庞上,带着憨厚质朴的笑意。

--> 2024-06-2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8015.html 1 村支书龙毅的一双解放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