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铜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铜仁市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提升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量和水平,奋力推动实现铜仁文化崛起,为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作出铜仁贡献。
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思想深邃,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在学习培训、宣传宣讲、转化运用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内在统一的思想体系,涵盖了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各业态。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从“体”和“用”两个层面,梳理概括了11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阐发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重要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极大拓展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必将对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加深理解,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要科学方法。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的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的理论观点,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文明传承的内在规律,对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方法指导。用心深学细悟,在全面领会其思想体系精髓要义的同时,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方法论,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奋发有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既是理论上的根本遵循,也是实践中的行动指南。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科学理论、辩证思维、实践要求,运用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转化为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实际成效。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具体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怎么看,更在实践层面回答了怎么干,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铜仁万山转型发展、梵净山保护管理、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铜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奋力推动实现铜仁文化崛起,为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奋力推动实现铜仁文化崛起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铜仁而言,落脚点就是要实现铜仁的文化崛起,为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作出铜仁贡献。铜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多元、源远流长、璀璨夺目,历史上曾为茶马古道、古苗疆走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濮越文明、夜郎文化、阳明文化昌盛一时,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交相浸润,儒、释、道三教与巫傩文化并存共流。红色文化闪耀,孕育了周逸群、旷继勋等革命先烈,黔东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根据地之一,让这片土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铜仁以“仁”为名,“仁”构成了铜仁独特的文化传统,赋予铜仁独特的精神底蕴,成就了铜仁独特的人文气质,成为最鲜明的人文标志。
聚焦凝心铸魂抓理论武装。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头雁”作用,引导带动全市党员干部、全社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提升研究阐释质量,统筹市内各高校、社科联人才资源,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好用好新型特色智库,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铜仁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深刻内涵和战略指引。统筹网上网下媒体资源,用好用活“理论宣传二人讲”“铜人讲理”等方式,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宣讲。
聚焦唱响铜仁抓舆论宣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聚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个中心环节,坚持新媒体开路、传统媒体跟进、新老滚动、上下联动、内外互动,以强信心为重点切实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推动主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市县媒体融合改革,加快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组建全市媒体联盟,构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新型传播模式,形成强大的立体宣传矩阵。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探索“嵌入式”宣传新赛道,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不断提升全市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丰富“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品牌内涵,把铜仁的特点、亮点与群众的关注点很好地结合起来,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让铜仁美名远扬。
聚焦惠民利民抓文明创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扬文明新风。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擦亮我市“志愿铜行”品牌。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深入践行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宗旨,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开展“四整治”“四提升”行动,全力建设“四城”为主抓手,扎实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铜仁”活动,突出抓好“五大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聚焦群众需求抓文化发展。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铜仁文化云平台建设,创造全民阅读的空间和条件,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持续深入开办“东山文化讲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铜仁文化品牌。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支持市传媒集团、梵净山歌舞团按照市场化方式拓展业务、壮大实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推进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落实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加快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全力推进梵净山景区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梵马”“龙舟赛”等梵净山系列体育赛事IP,不断推进体育与旅游的深层融合发展。
聚焦政治安全抓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增强政治敏锐性,守牢网络安全底线。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制度和舆情应对协调机制,把“应对舆情”与“解决事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学网、用网、治网的能力和水平。深刻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旗帜鲜明坚持党管互联网的政治原则,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为奋力推动实现铜仁文化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强化政治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根本原则和首要要求。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折不扣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真正做学文化、懂文化、抓文化的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把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求落实到位。
强化人才支撑。实现铜仁文化崛起,关键在人、在队伍。加强干部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人才教育培训、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管理服务等工作体制机制,用好用活“梵净文化人才”“乡土文化人才”等培养管理平台,营造识才重才爱才政策环境,对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非遗文化传承人,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持续开展“弘扬三气,狠抓落实”活动,不断增强宣传文化干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高履职尽责水平。
强化守正创新。实现铜仁文化崛起,要靠全市上下的实干。坚持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个作品一个作品地抓、一个活动一个活动地抓,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汇聚成实现铜仁文化崛起的磅礴力量。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民国防教育、对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专项工作机制,形成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制约协调的“品”字形工作落实机制,推进工作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集成创新,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赋予新动能新优势,把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得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