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陈祖嘉 周睿
“老板,给我20个清明粑。”在安顺顾府街路口,罗记清明粑的老板娘杨勇芬正在给客人制作清明粑。
清明粑,本是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但杨勇芬将它做成了食客一年四季都想吃的美食。
“我从20岁就开始在这里销售清明粑了,光顾的都是老顾客。”今年已经48岁的杨勇芬说,做清明粑最重要的是和面和调馅料,洗干净的米还要静置两个小时才能打成面粉,这样和出的面会更柔和绵密。同时,除了常见的苏子红糖和肉沫豆干馅料,她家还有精致三鲜、糟辣豆干和香椿肉沫。丰富的馅料品类和多年不变的手工制作,让这个清明粑小摊一开就是20多年。
“走进21℃的城市,享受360°的人生”让越来越多游客走进安顺。无论是黄果树瀑布、龙宫溶洞,还是天龙屯堡……总有一个纬度属于美食。
自古,安顺城就是黔中商埠、黔中旱码头,是名扬四方的黔中雄郡,也是“黔中文化”和“屯堡文化”的发源地。“城垣峻整,街道宽宏,市集甚盛……”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过安顺城时曾在《游黔日记》中赞叹。
“外地人不一定吃得惯,但我们本地人基本上天天都来吃。”小锅凉粉以独特的香味在安顺大街小巷走红,佘小芳中午忙个不停,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有从小吃到大的老顾客。她一边介绍,一边麻利地往砂锅里加入粉条、土豆、肉沫、凉粉、香菜、葱花、腐乳汤等调料。
作为“小芳小锅凉粉”创始人,佘小芳如今已50岁,“小锅凉粉好吃的关键在腐乳,这是每家的秘方。我18岁开始做,慢慢做出了今天的味道。”
在多元性的地域文明熏陶下,安顺在美食方面也融合出独特味道,夺夺粉、小裹卷、破酥包、冰浆、烤小肠、安顺牛肉粉、油炸粑稀饭……不论是正餐还是小吃,安顺美食总有一样能抓住游客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