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石旮旯变桃园 梭筛桃俏市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6月13日,普定县定南街道陈堡村梭筛组再次热闹开来。

万亩梭筛桃园的果实陆续成熟,不仅水分充盈,更以其爽口鲜甜的独特口感,吸引八方客商争相抢购。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令人垂涎的桃子是在曾经看似贫瘠的石旮旯上孕育。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周兴祥笑着告诉记者,他种了40亩桃树,收成超过5万斤,按照2元至4元价格售卖算下来,今年收入可超过10万元。

“今年梭筛桃子长势很好。”六盘水人肖浪是一名水果批发商。10多天前,他来到梭筛,每天都在此收购桃子,一天收购量超过5000斤,当天就会发往到六盘水水果批发市场。

梭筛桃子不仅吸引了客商,还吸引了众多安顺市民前来选购。

“梭筛桃味道好、价格便宜,但桃子一成熟,便被客商收走了,在安顺城区很难买到。”市民王平说,每年,他都会来梭筛向农户们购买桃子。

据了解,梭筛桃子主要销售的省内市场包括贵阳、毕节、六盘水等地,而省外市场则有湖南、四川等地。

“市场对质量要求较高,梭筛桃品质符合市场需求,所以每年我们都要来此收购桃子。”贵阳收购商陈香荣说,他已连续11年来梭筛收购桃子,每天收购量2吨至3吨。

梭筛桃为何能畅销省内外?位于普定夜郎湖畔的梭筛,土壤酸碱适中,土层厚度适合桃树生长,以及河谷地带光热充足等环境优势,造就了梭筛桃水分充足、鲜爽脆甜的独特口感。

每年,梭筛有两个热闹时刻。每年3月,万亩桃花盛开,这里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每年6月,桃子成熟,则吸引大量客商及市民们前来购买桃子。

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梭筛地区石漠化区域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5%、石漠化率高达95%,曾被有关专家定论为不适宜人类居住。

穷则思变。梭筛村民从售庭院种植的桃树得到启发,掀起种桃热。最终,村民通过凿岩背石、刨坑垫土,吹响向山要地、客土造地的“进军号”,终于让大岩山变成了桃的世界。

近年来,普定县加大引导和帮扶,助推梭筛大力发展桃树种植。梭筛的桃树品种得以不断优化,蓄水池、灌溉小水窖、通组道路和机耕道等相继建成,梭筛种植专业合作社也顺利注册,大力开拓市场。

--> 2024-06-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7910.html 1 石旮旯变桃园 梭筛桃俏市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