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玉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6月5日,清晨的村落宁静和美,步入都格镇黄泥村坪寨组的血橙基地采摘园,一排排果树错落有致。
都格镇黄泥村平均海拔1375米,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全年降雨量达1667毫米,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日照充裕,为柑橘类水果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六盘水万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进驻黄泥村,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
“这片血橙种植在都格镇垭口河谷地段,在市场上比较受消费者欢迎。我们投资3000万元建设标准化血橙基地,现有早熟、晚熟血橙、沃柑和明日见柑橘,2022年成功挂果。种植过程中,主要施农家肥,预计到2025年年产无公害血橙2000吨,年产值预计2400万元。”黄泥村党组织书记罗金花说。
为延长血橙的新鲜期,万橙源公司还按照标准化冷藏保鲜规范,新建200立方米冷藏库、400平方米分拣包装车间,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工艺,实现血橙、沃柑分拣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采用保鲜工艺技术最大程度保持血橙等农副产品的鲜度。
“我家就是黄泥村的,流转了12亩地给万橙源公司。2018年到基地务工,刚开始时每月能拿3000元工资,现在成了管理员,每月工资4500元。”血橙基地管理员罗杰说。
种植血橙以来,万橙源公司在黄泥村流转了1000亩土地,农户除了获得每亩土地每年500元的流转费外,还能到血橙基地务工,每天工资100元至120元。目前,基地固定务工人员31人,农忙时节,可带动周边群众120余人就近就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水城区都格镇依托资源禀赋、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发展路径,着力打造出了极具都格特色的产业名片,助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在位于都格社区的都格镇2024年“五营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紧张忙碌着,与周边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共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前几年,都格社区还不是这般景象。水果销售一直是都格镇重要的农业收入来源,但由于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水果产销两端信息不对称,导致许多农产品出现滞销。
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和综合研判,都格镇结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和都格社区的多种优势,决定实施都格镇2024年“五营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在都格镇中心广场上利用集体土地修建商业综合体,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除了按照计划修建商业综合体外,我们还要把中心广场打造为集购物、餐饮、休闲、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镇商业圈,不仅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还有效推进就业创业、带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都格镇党委书记陈鹏宇介绍。
汽车驶过都格镇北盘江大道,大桥跨越北盘江峡谷,如一道美丽的彩虹,与险峻峡谷、谷底急流交相辉映,形成桥景融合壮美风光。
“我们是从四川自驾来六盘水旅游的,在网上了解到鹦哥嘴观景平台正对北盘江大桥,所以特地导航过来。北盘江大桥十分壮观,果然名不虚传。”四川旅客陈先生说。
据了解,鹦哥嘴观景平台所在的龙井社区,位于都格镇西南部北盘江畔,东临北盘江、北与云南省宣威市隔河相望,辖区内的鹦哥嘴山峰正对北盘江大桥,可将宏伟的北盘江大桥与桥下峡谷风光尽收眼底。
2022年,都格镇依托北盘江大桥的优势,打造了鹦哥嘴观景平台,并配套修建了全长1684米的观景步道。“以前,是我们要跑到外面去,现在都是外地人往这里跑。看到世界第一高桥,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在大桥下开农家乐的村民马选军感慨地说。
大桥建设带动旅游发展,龙井社区抢抓机遇,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服务业发展。同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将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业、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接下来,都格镇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不断推动民生事业及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