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 王明元 邰芯雨 郝涌智
贵阳市观山湖区城乡经济格局存在“城区虽小却经济势头强劲,农村版图虽大却资源禀赋不一”的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观山湖区农村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鲜果酿酒 产业延链
6月14日,位于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的贵州新金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草莓酒发酵车间内,公司总经理何天福与技术员一道察看整齐、密集摆放的一个个硕大的酒坛密封情况,用手里的仪器仔细测量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并一一做好记录。
见一切正常,何天福放下心来。“今年的果酒酿制用了近1万公斤草莓,预计能带来50余万元的产值。”何天福说。
翁井村的草莓远近闻名,已成为这个村走在农旅融合发展路上的一张“甜蜜名片”。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来村里采摘草莓的游客、商贩络绎不绝。
然而,随着季节变化,来客人数亦随之下降。剩余未摘的草莓怎么办?
为了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季节性水果转化为全年收益来源,翁井村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用草莓酿造果酒。贵州新金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公司采用‘村集体+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村集体整合资金、资源,公司承担日常生产经营。”何天福说,合作有效延长了翁井村的草莓产业链条,每年“溢出”的草莓资源不再成为负担,开始“液化”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2023年,公司小批量上市的草莓果酒获得市场好评。今年,公司除扩大生产规模外,正探索通过网络直播等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并品尝到翁井村的草莓酒。
“榨干”果汁 产出效益
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溢出资源变为实际收益的方式,并不是翁井村的专利。与翁井村相邻的翁贡村也有自己的思考。贵州省金翁众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翁贡村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效益的重要“平台”。
这段时间正是翁贡村的杨梅采摘季,但过去每年的此刻却正是翁贡村的尴尬时刻——村里的300余亩杨梅一旦市场情况不佳,就只能滞销。
杨梅采摘要求高,贮存条件严格,稍微碰损就难以售卖、保存。
对于翁贡村的村民来说,采摘、保存、运输再加上日常管护等环节的成本,远大于杨梅带来的收益。于是,每年果实成熟季,漫山的杨梅几乎无人打理,村民们都感觉可惜:“家杨梅都快成了野杨梅。”
为了盘活资源,2023年,翁贡村利用上级拨付的资金引进社会资本——贵州省金翁众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一起打理村里的“闲置”资源。
“公司成立后,我们从村民手里收购杨梅,大家只需采摘下来交给我们就能立刻变现。”公司总经理郑程表示,收购来的杨梅主要用于制作果汁。
“公司的果汁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前处理、清洗、榨汁、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环节。通过冷鲜压榨的方式每小时能生产3000瓶果汁,今年预计可实现800万元到1000万元的销售额。”郑程说,通过这种方式,既盘活了村里资源,为村民拓宽增收路子,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以水入股 村民受益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谷腊村地处云归山脉之间,天然泉水资源丰富,谷腊村以水入股村中的百花林泉水厂,实现资源惠民。
“我们厂14名工人全都是村里的村民。”百花林泉饮用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婷介绍:“水厂是镇属国有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助力乡村振兴,每年的收益主要用于村民们的分红。”
据了解,百花林泉水厂每月销量5万至6万桶,计划今年开始生产小瓶装饮用水,以此拓宽收益渠道,助力增收。
翁井、翁贡、谷腊等村立足自身有限资源,在“液”经济上做文章,为其他地区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走出了用好资源禀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