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朱迪
2023年6月召开的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紧扣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做强城市功能,加快吸引人口导入、集聚高端人才,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让繁华城市与繁荣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年来,贵安新区紧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聚焦抓发展、抓项目、抓产业、抓招商、抓作风,全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通过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全力奏响城乡融合“协奏曲”。
这里宜居宜业,公园美景串珠成链,魅力新城活力无限;这里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生态秀丽,和美乡村多姿多彩;这里群英荟萃,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前进“引擎”极速轰鸣;这里产业兴旺,发展加快动力十足,振兴之路阔步前行。
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贵安新区的城市与乡村活力四射,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时代赋予贵安新区的光荣使命。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着力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贵安新区将“城”与“乡”放在一盘棋里统筹谋划,全方位推进人口导入、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重塑城乡关系,畅通城乡循环,让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推动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产城融合绣繁华
截至4月底,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累计招引集聚企业958家,其中大数据企业657家,占比68.5%。项目加速集聚、企业纷至沓来,大科城交出招商亮眼“成绩单”,一座现代化新城跃然眼前。
“这是一片适合数据企业成长的沃土。”贵州云垒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研说,大科城高新科技企业聚集,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毗邻花溪大学城等高校聚集区,为企业提供成长发展“沃土”。
专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云垒科技在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方面创新不断。落地大科城不到1年,其旗下产品“吧唧兔”已入驻多所高校,注册人数超4万余人。
云垒科技不是个例。大科城是贵安新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围绕这一核心,市民中心、算力中心、孵化中心、贵安中心等重要项目错落分布,吸引科技型企业加速落地成长,铸就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贵安新区围绕产城融合加快城市开发,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聚集赋能城市发展。
聚焦“三大产业集群”发展“三城”,在大数据科创城构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在花溪大学城重点发展科教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在马场产业新城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聚焦“三城两组团”布局,构建以大数据科创城为核心,以云漫湖、红枫湖、克酬水库等文旅休闲商业带为串联,马场产业新城、大学城两大区域级商业中心和多个社区商圈为支撑的“1+1+2+N”的商业发展体系。
产业为媒,扩圈共赢,让不少投资者及商家看中贵安这片发展热土。带动海纳广场精彩城、贵澳时代广场、照壁庭轩美食城一批城市综合体、社区商圈崛起,生活配套日益完善,城市“烟火气”格外浓郁。
人才汇聚添活力
环境好,方能人才聚、事业兴。
来到贵安10余年,河南人丁红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他是一名高校教授,主要从事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要素流通安全方面、数据要素流通科技竞争情报的研究,还担任多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能干事的人干成事。”丁红发认为,贵安这片土地给了各类人才充分发展的空间,让他能全身心专注于自己研究与事业。
贵安新区持续做强城市功能,优化“引育用留”生态链,加快吸引人口导入、集聚高端人才,以人才“活水”激发城乡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在环境上发力。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大优质服务供给,推动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贵安新区布局,提升贵安新区商业服务,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从政策上着力。围绕“人才兴市”战略,紧扣“卡、钱、户、房、岗”五要素,紧盯人才衣食住行、工作保障、教育医疗等关键需求,进一步创平台、优路径、拓渠道、育载体,打造“近悦远来”人才高地。
在服务上聚力。组建企业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打造企业人才服务中心,创建“人才驿站”,聚焦企业用人与人才就业需求,“一站式受理”提供就业招聘、项目申报、实习见习等精准服务。
这样的诚意与暖意不仅在城市释放。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幸福,让贵安新区高峰镇毛昌村28岁的饶旭也深有感触。
“早上开车15分钟就到了公司,‘家门口’上班特别方便。”两年前,饶旭通过招聘进入贵安综保区的贵州双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为经验丰富加上做事麻利,她很快被提升为组装段主管,月薪超6000元,过上“村里生活,园区就业”的幸福生活。
在她看来,如今的贵安新区产业集聚、配套完善,正是年轻人就业创业的“好天地”,“在这里找工作一点不用愁,像我一样住在附近的可以开车回家,不住在附近园区里的公司基本上都提供宿舍和交通车,上下班非常方便。”
近悦远来,才聚业兴。2023年,贵安新区全方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共引育各类人才2.4万人,人才总量达7.5万人,不断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力量。
城乡融合绘新景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脚步加快,城与乡的边界感正在逐渐消失,群众生活幸福感节节攀升。
盛夏6月,走进贵安新区高峰镇黄猫村,白墙青瓦的独立小院错落有致,环境干净整洁,路旁绿树成荫,植树种花成为村民们追捧的生活新时尚。
“村里环境美了,我们房子建好了,在这里住着就特别舒心。”积极响应村里“治房”号召,村民高光秀将家里的老式平房加盖了两层,并重新设计装修,改成了一家人喜欢的灰白淡雅风格,“我准备在院子里再种点花草,这跟城里住着没啥区别。”
改的是旧房,暖的是民心。紧抓农村“五治”及“一圈两场三改”开展契机,贵安新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动乡镇的集镇功能改造提升,全域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建设,促进城乡同频共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散发魅力。
加快城乡融合,让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贵安新区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体制机制,统筹公共服务,紧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环卫等重点,层层压实责任、环环抓好落实,不断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境改善吸引城市企业、社会资本等将目光聚焦农村,一批能带动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趁势崛起。
“龙宝种粮”探寻新“稻”路,创全省优质稻自育品种新纪录;建成“林卡”辣椒等种繁基地3个,种业、羊肚菌、精制茶等4个加工项目加快推进;马场镇普贡村水东乡舍项目建设加快,湖潮乡平寨村的小西湖生态农场吸引游客无数……
城乡要素双向奔赴,焕发万千乡村新气象,一幅幅蕴含着丰收期望的美丽画卷正在展开。
(本版图片由贵安新区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