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目前,主算力基地70%以上算力设备实现上线即运营,存力设备应用达100%。”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城产业集群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琨介绍,主算力基地订单客户包括华为云、上海鸿翼、天津天星等多家企业。
去年6月以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从建设进入投用阶段,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截至目前,主枢纽中心与36家企业、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粤港澳、长三角等多地提供算力保障。同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调度平台已升级至3.2版本,完成算力交易量27.31亿元。
由“存储中心”转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主枢纽中心的建设,是贵安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重要一环。
当前,贵安新区已累计引进大型数据(智算)中心20个,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去年以来,贵安新区聚焦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三大基地”,全力推进“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持续提升。
作为贵安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基地的重要企业,每天,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生产线忙碌运转,为宁德时代贵州及周边其他基地供应原料。
“经过2023年的产能爬坡,目前可实现年产6.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成品。”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彭继光表示。
去年以来,随着贵安新区弗迪电池10亿瓦时动力电池项目、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投产,贵安新区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链。
据贵安供电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以中科石墨新城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集群用电量增速达126.88%。
产业生态多点开花,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贵安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越发夯实,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年以来,贵安新区工业企业增长至650户,规上工业企业达52户。前4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增速34.2%
宜居宜业 凤栖梧桐花开满枝
6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和贵安新区尚义路小学招生的消息刷爆了贵阳贵安市民的朋友圈。
“两所优质学校9月就开学,我们希望孩子能申请到学位。”家住贵安新区花语墅小区的吴敏每天都要去刷一下学校的最新消息。
除了这两所学校,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初高中学、贵州省实验中学贵安校区等学校相继投用。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如今的贵安新区各中小学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生整体素养提升明显。
家门口上好学成为现实,如今在贵安新区,家门口看名医也触手可及。
今年初,龙先生突发胸痛,持续近一周没有缓解。“经过多方咨询和打听,我毫不犹豫来到了这里。”
龙先生口中的“这里”,是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的一所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就是在“这里”,龙先生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通过开展升主动脉置换术+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开胸探查术,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康复出院。
2023年,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针对跨省外转率高的病种,医院重点建设了普通外科与器官移植中心、心脑血管中心等四大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让贵安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
随着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加持,越来越多的人才将目光聚焦贵安。
从河南到贵安新区,贵安新区恒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雪从试一试到选择了扎根。
“我们公司是招商引资过来的,没想到新区除了办公条件、创业条件好,人才公寓也配套完善。”马雪告诉记者,人才公寓的住宿环境非常好,让独在异乡的她感受了一分家的温暖。
3月30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筑巢公寓贵安店正式开业,首期提供的286套精装房家电家具齐全,公寓运营管理团队提供专业的管家服务,在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贵安高铁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以及多所学校,方便住户工作、生活和出行。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据贵安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23年贵安新区全方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共引育各类人才2.4万人,人才总量达7.5万人。贵安新区正向着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前行,也吸引着一批批有志青年聚焦贵安、选择贵安、建设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