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翘梁飞檐间,历史文化神韵十足

陆青剑

在贵州行走,视线总是被那些伫立在城中、乡里、河畔、山巅的老建筑所吸引,观赏一番,触摸一番,感叹一番,心里就悄悄长出缕缕思绪,然后携着思绪继续探访行程。城中如贵阳的阳明祠,乡里如天柱的刘氏宗祠,河畔如思南的周和顺盐号,山巅如西秀的云鹫寺,这些老建筑与山为伴、与风为伍,见证历史的跌宕起伏,诉说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轨迹。每一根柱子、每一块青瓦、每一面砖墙,都交织着前人的智慧与情感。

金戈铁马的猎猎旌旗与榫穿卯合的殷殷匠心,所代表的历史云烟,都掩藏着许多过往的细节,这些细节经过精心组合,便成了一楼一阁、一塔一桥。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在他的著作《中国建筑史》中说:“艺术创作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民居、会馆、宗祠等贵州大地上的老建筑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跨越时空的表达。

建筑的“老”,包括古代和近现代。作为物质文化的一种,老建筑的风韵与非物质文化的鲜活互为滋养、互为牵引、相得益彰。老建筑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居所,也是精神追求和价值取舍的风向标。在时光的磨砺下情绪洋溢,历史文化的底色,从“古老”和“有味”中蔓延出来的,为城市气质和乡村韵味提供深厚滋养。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贵阳甲秀楼的那副长联,让“中国十大名楼”这一美誉底气十足。先人造屋,百年得以传承;后人抒怀,千秋更见赓续。翘梁飞檐之间,历史文化的神韵十足,令人着迷。

--> 2024-06-1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7534.html 1 翘梁飞檐间,历史文化神韵十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