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莉 范凯慧 包安全
6月4日,走进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场坪工业园区,瓮福(集团)瓮福化工公司,一批食品级磷酸正在净化磷酸自动包装线上进行自动灌装,即将作为原料发往金龙鱼等下游企业。
“食品级净化磷酸在食品加工领域是食品级原料、调节剂,可以满足人体健康的元素需要。”瓮福(集团)瓮福化工公司生产部经理李维红说,“这条线是2023年投产使用的,目前每小时能包装15吨食品级磷酸,每天可以包装360吨,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据介绍,瓮福(集团)瓮福化工公司是瓮福(集团)下属子公司,多年来深耕矿、酸、肥、盐、精细磷化工等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其湿法净化磷酸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净化磷酸是该公司从传统磷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的前端产品。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现食品级磷酸自动包装,满足降本增效、发展高端化产品的需要。
依托资源优势、技术优势,2019年,瓮福(集团)瓮福化工公司研发的特种磷酸一铵纯度大于99.9%,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产品热销云南、重庆、四川等地的下游企业,供不应求。
“未来,我们将在纯净度上下功夫,开发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打造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产业链条。”李维红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瓮福集团汇集内外优势资源,奋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拥有“中低品位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30余项,填补了多个行业性技术空白,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作为黔南州唯一的省级园区,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以磷及磷化工产业为旗舰、新能源材料产业为主力舰、节能环保为护卫舰的千亿级产业舰队,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建设。
聚焦高端化,园区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在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另一角,贵州恒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品库房内,自动化包装线正将一包包磷酸铁产品打包,准备发往国轩高科和融通高科两家公司。
贵州恒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卫松介绍:“这是我们代号恒轩001的磷酸铁产品,2022年10月投产,目前年生产5万吨,从今年7月开始能够年产10万吨,实现满产。”
据了解,贵州恒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贵州川恒是一家专注于磷矿开采、磷酸盐产品研发、磷氟资源精深加工的民营科技型磷化工企业。多年来,依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自建集技术研发、设计、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工程技术研究院,并与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授权90余件发明专利;掌握的第二代磷酸铁、无水氟化氢等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大幅提升了磷矿资源利用率,净化磷酸、消防级磷酸一铵、新型聚磷酸铵等技术成果百花齐放。2023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截至2023年,福泉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省级创新平台21个、有效发明专利33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亿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磷煤化工向有机转化、氟化工向电子级产品转化、钡化工向硫化锌转化、新能源电池材料终端向电池(储能)方向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激发新质生产力。
“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边研发、边转型’,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培育川东、星河等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盛屯、贵州裕能等企业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建立新能源材料创新平台,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福泉市委常委,黔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翟建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