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莺桦 李亚舒
如何保证粮食在仓库中不变质、无虫害、远离火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6月5日,笔者来到仁怀市1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探访,感受到粮仓智能控温、氮气杀虫、超清监测等“科技范”。
据了解,该中心今年4月中旬投用,是贵州省重大工程之一,由2栋标准楼房仓、2栋钢构物流仓、消防动力器材库以及附属工程构成,主要储存酒用高粱及稻谷等。中心通过智能化系统运用,实现了对粮食出入库作业、仓储保管、业务流程和安全生产等内容的标准化、一体化管理。
“这是一个能防虫、会呼吸、可调温的智能化管理粮仓,整个粮仓都用氮气保存,能有效防虫,达到了绿色储粮标准,同时粮仓里还预埋了200多个粮温、粮湿监测探头,能监测到每层粮食的相关数据,并传输到我们的智慧管理平台,后台工作人员能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保障粮食安全。”仓储管理员赵飞介绍。
为更好地满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储存,仁怀市1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粮库管理、绿色储粮的智能化、信息化,并综合运用粮温检测、自动测虫、自动通风、仓房密闭控温、环流熏蒸、氮气储存、仓内空间控温以及粮温制冷等八项技术,降低储备环节的粮食损耗,保障粮食的安全、高效储存。
此外,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仓壁还贴满了防火隔热材料,粮仓底部安装了冷却机和送风管道,可对粮食进行降温和通风处理。粮仓内的各类探头和粮食仓储中心的60余个监控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和实时情况,能够第一时间传送到百米之外的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操作员只需在电脑上就可观测,并进行远程操控处理。
“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智能出入库、智能通风、智能安防以及粮情监测,如果超出正常值,粮仓都会及时预警,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仓储物流中心工作人员王鑫说。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先进技术,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保障粮食品质,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该粮食仓储物流中心负责人郑红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