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慧碧 兰定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因此,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汇聚起各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和创造力量。
“溜溜腔”传唱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坪地镇、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凉伞镇等地,是极具特色且富有魅力的侗族山歌。侗家儿女在民族节日里以歌相贺,在生活劳作时以歌传言,在民俗活动中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溜溜腔”山歌深深地滋养着侗家儿女,一直传唱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通信工具的进步,“溜溜腔”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传承主体年龄老化、传承人员越来越少、传承地域范围小等困境。我们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与文化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丰富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通过鼓励年轻人积极创新、在侗族山歌“溜溜腔”中融入现代元素,例如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与时代接轨。大力挖掘“溜溜腔”的发展元素,及时完善其内涵要素,使其发展更具有生命力和传承性。
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意识,扩展传播途径。通过与学校合作,在教学实践中加入民族文化的内容,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激发青少年群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意识;通过开设“溜溜腔”山歌兴趣班、在乡镇各村建设民族歌曲传唱长廊等方法,拓宽“溜溜腔”山歌的传唱范围、扩大传唱群体;帮助老年人学习运用互联网传唱“溜溜腔”山歌,通过抖音、微视频等现代传播工具及媒介,扩大其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作者单位:安顺学院。本文系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3GZGXRWJD27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