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重视传统村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曾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景观和自然资源,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要重视传统村落的作用。

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发展历史。传统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能充分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重大影响,能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壮阔历程与经验启示。一个个保存至今的传统村落,就是一个个生动的各民族团结互助、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故事。

保护传承传统村落的思想文化。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具有突出的文化包容性。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中国传统村落的思想文化特性。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思想文化记忆在村民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被唤醒甚至强化,使得他们产生共同的文化记忆,进而形成集体意识。

不断维系传统村落的情感纽带。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凝聚着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民族情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在传统村落这一生活单元里,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保持传统村落的和谐稳定。和平、和睦、和谐是传统村落之所以能保存至今的法宝。历史上,各民族群众因不同原因流动迁徙,形成居住空间上互嵌、生计上互补共生的传统村落。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打破区隔,在长时间的互动交融中凝聚共识,建立起相互依存与相互扶持的紧密关系。

充分激活传统村落的资源禀赋。传统村落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社会、艺术及经济等价值。可根据村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依托历史文化、自然禀赋和农业优势,整合生态优势,围绕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打造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推动农文旅商康养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振兴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XLL2304〕阶段性成果)

--> 2024-06-1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7372.html 1 重视传统村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