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五业兴旺”活力涌

—走进茶海湄潭的十二时辰

(上接第一版)

12:00,午时,和风徐徐。

永兴古镇绣花巷,手艺人肖红文站在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四合院里,迎接络绎不绝前来选购手工花烛的游客。

曾是黔北四大重镇之一的永兴古镇,2022年4月开始对木质建筑开展抢救性修缮保护,目前已完成古镇核心区26400平方米、138栋房屋的修缮,引进茶馆、书局、酒馆、特色小吃、手工艺展示展销等商户40余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湄潭大力做好茶旅、体旅、酒旅、水旅、康养等深度融合大文章,以“住”为核心,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小旅游生态圈,用场景引客、住宿留客、业态聚客,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旅游提质升级,让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

2023年,湄潭新增涉旅主体36家、限上住宿餐饮企业4家,接待游客422万人次、增长10.6%,实现旅游收入增长32.3%,游客人均消费增长19.6%。

培大引强 优化环境 立体发力

推进“企业兴旺”“创业兴旺”

4:00,寅时,夜正深沉。

贵州湄窖酒业有限公司酒厂二车间里,工人杨国俊开始上工翻料。行车从窖池中挖取糟醅,吊到酒甑区域,用打糟机打散,做上甑摘酒准备。杨国俊不时挥动铁锹,让中途掉落的糟醅尽数“归队”。

创始于1952年的湄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畅销大江南北。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一度跌入低谷。2011年,湄窖开启振兴之路,调整产品结构,组建四大酱香生产基地,深度布局和开发全国性市场,历经十余年发展,综合产能已达1万吨,成为遵义白酒产区的增长极。

培大引强优化环境,全力推进“企业兴旺”。湄潭坚持强企业、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培育壮大兰馨、栗香、琦福苑、阳春白雪等企业,培育规上企业4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1家,获批省级创新型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16:00,申时,阳光和煦。

贵州画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制茶车间内,工人和各类制茶机器都在“高速运转”,进行着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一片繁忙景象。

2022年,周志强、赖明军、何记刚、李青青4位年轻人合伙创办了画春茶业。“通过实体门店、批发、网店等多种方式,我们的茶叶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眼下正在筹备出口茶贸易。”画春茶业负责人赖明军介绍。

深化改革立体发力,全力推进“创业兴旺”。湄潭围绕茶、优质稻、辣椒等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工、优秀毕业生等群体返乡创业。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培养市县两级领军人才55人、乡村振兴后备人才689人;大力实施“百村万名‘新农人’计划”,培养农机手、制茶大师、调饮师、直播电商达人等2万余人,孵化村播中心30个;积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结合专人专抓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培育合作社人才396人、发展专业合作社502家、带动就业2.4万余人。

强化保障 加大开发 聚焦民生

推进“就业兴旺”“公共事业兴旺”

19:05,戌时,晚霞满天。

从复兴镇搬到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的张金燕吃完晚饭后,来到自家楼下的乡村振兴产业车间缝制棒球,固定、缝制、检查,一个个棒球成品迅速完成。在家门口就业,她每个月能挣到两千多元。

田坝社区是湄潭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有人口1735户6679人。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社区依托珠遵协作开办乡村振兴产业车间。同时,通过开设助邻餐厅、组建邻里互助服务队精准结对帮助留守老人,让年轻人放心走出家门就业创业。如今,田坝社区有劳动力家庭平均每户2人以上就业,劳动力就业率达98.4%。

强化保障加大开发,全力推进“就业兴旺”。湄潭大力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高质量抓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多措并举开发就业岗位,持续巩固和扩大农民群众工资性收入。2023年,共安置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农村低收入人口及其他乡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97人。

22:20,亥时,夜阑人静。

永兴镇居民李广右手不慎划伤,邻居立即开车送他到永兴镇卫生院进行微创缝合。从进医院到缝合伤口,全程无挂号无排队无等候。

作为一家乡镇卫生院,永兴镇卫生院拥有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CT、彩超等多种医疗设备,设施齐全、布置温馨。副院长石群告诉记者,接下来,医院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让患者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关爱。

聚焦民生提升服务,全力推进“公共事业兴旺”。湄潭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保障等,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成24个未保中心和“儿童之家”、1个养老服务中心和12个养老驿站;实施教育发展“三年提质攻坚行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24%;推动3家县直医院新住院大楼搬迁投用、县中医院通过三级评审,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2个,镇村两级医保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在乡村产业上求突破,在乡村旅游上走前列,在乡村文化上创品牌,在乡村建设上显特色,在乡村治理上做示范,全力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湄潭县委书记沈建通说,下一步,湄潭将按照“一类村示范引领、二类村改进提升、三类村补短追赶”的要求,加快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和西部共同富裕示范县,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展现湄潭作为、作出湄潭贡献。

--> 2024-06-09 —走进茶海湄潭的十二时辰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7169.html 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五业兴旺”活力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