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纳雍

煤炭重镇变桑蚕基地

(上接第一版)

进入纳福瑞公司1号孵化厂房,蚕床上一条条白白胖胖的蚕正在吃桑叶,发出一片沙沙声。蚕的正常生长周期约28天,可分为5个龄段。为提高“蚕宝宝”的成活率和蚕茧质量,纳福瑞公司负责养1至3龄段大约15天,然后交给周边农户养4、5龄段大约13天再回购。每年可养蚕9批次。

对于种桑养蚕农户张娟菊而言,在家种桑养蚕就能赚钱,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我们没经验,没技术,土地拿去种桑养蚕了就没法种粮食,要是不挣钱怎么办?”张娟菊说,此前当地群众从未种过桑树、养过蚕。

“我家种桑养蚕3年了,现在再也不担心不赚钱了!”张娟菊话锋一转,“种桑养蚕收入很可观,每年只需要做半年左右,收入比种玉米、洋芋要高得多。”

纳福瑞公司落户勺窝镇后,由公司进行种桑、供种、收茧,村民免费摘桑养蚕。公司参照市场价格走向,按每斤28至32元向村民回收蚕茧,一年下来,种桑养蚕的农户增收4至7万元不等。

目前,纳福瑞公司缫丝厂已有2.5组生产线投入生产,培训留存熟练工人69人,工人月工资5000元。“工厂还没有完全达产,达产的话每年可生产200多吨蚕丝,产值超1亿元。”李裕丞说。

据了解,纳雍县共有约1万亩桑园,勺窝镇就有6000余亩。在龙头公司的带动下,勺窝镇的蚕桑产业从桑树种植、蚕的养殖,到蚕丝加工,已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养蚕不仅带动了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勺窝镇产业从煤炭“黑”转向桑蚕“白”的绿色转型发展。

--> 2024-06-06 纳雍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6937.html 1 煤炭重镇变桑蚕基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