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冉婷婷 李永春
5月29日,走进位于瓮安县银盏镇木老坪社区的风神洞,才到洞口,冻菌的香味便扑鼻而来,五六名当地群众正在将冻菌整理装箱。进入洞中,数十盏白炽灯高悬,一个个白色菌包整齐摆放,依靠洞内得天独厚的温度和湿度,冻菌长势良好。
“我们长期在这里上班,每天工资100块钱,中午还包吃,离家又近,很好。”基地务工群众李小英笑着说。
2023年,来自重庆的陈春明经过考察,决定到木老坪社区风神洞栽培食用菌。木老坪社区迅速做好“保姆式”服务工作,铺平上山的道路,协调供电供水部门接通水电,为洞中食用菌种植打好基础。2023年7月,一车车菌种运进山,10万包冻菌种在风神洞“安家”。
“风神洞常年温度在15至19摄氏度之间,种植出来的菌比大棚的生长周期长、肉质肥、颜色深,吃起来味道更鲜。”风神洞食用菌基地负责人陈春明说。
据了解,山洞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具备“天然空调”的优势。洞养食用菌另辟蹊径,是集工厂化栽培、集约化栽培和家庭农场式栽培等特点于一体的仿野生种植方法,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不仅节省了大棚建造、调节控温等费用成本,而且产量更高,培养出来的食用菌口感醇厚、香味浓郁。
目前,风神洞食用菌基地日均产量700余斤,日后将出品金丝菌等菌种,充分利用风神洞2万多平方米的面积培育更多群众餐桌上的美味。
“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采了20万斤,销售额60万元左右。”陈春明说,目前冻菌主要在瓮安本地销售,下一步将扩大规模,销往重庆、四川、湖南、广东等地。
“截至目前,该基地解决就业200余人次,年底还将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一定收入。”银盏镇木老坪社区党总支书记蔡仕德说,洞中培育食用菌成功后,社区将利用土壤特色,引进腐殖土项目,为黔南和贵阳花卉养殖提供土壤,带动群众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