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向莉君
“经过粉碎、配料、投料、搅拌等一系列程序,复合发酵青储饲料就制作出来了。”5月28日,记者来到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虹龙村的贵州志成三合牧草有限公司,董事长龙中福说。
龙中福介绍,三合牧草成立于2022年10月,主要从事肉牛养殖、牧草种植及加工,初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
“以前油菜、玉米等丰收后,秸秆通常的处理方法都是焚烧,很不环保,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龙中福说,秸秆是草食动物不可或缺的“五谷杂粮”,现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将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成饲草料,可以提高粮农的种植效益,还能降低牛羊养殖户的饲料购置成本。
此外,农作物秸秆通过牛羊过腹再加工为肥料还田,可以提高耕地土壤肥力,巩固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该公司除自有600亩土地种植燕麦和青储玉米用于加工饲料,也会从附近的县(区)购买原料,在平坝等地设有7个秸秆收购点,方便附近村民出售秸秆。
“玉米秆240元每吨,油菜秆400元每吨……2023年收购秸秆约3万吨。”龙中福告诉记者,“今年市场环境不错,预计收购10万吨。”
为了节约成本,该公司在普定、平坝、西秀区等地设立7个秸秆加工点,生产复合发酵青储、青料、干储,产品销往纳雍、平坝、关岭等地。
“我们的产品年销售量5万余吨,今年已签订单2万多吨。昨天又谈了2万吨的订单,已经在草拟合同阶段。”龙中福说。
三合牧草不仅解决了当地秸秆焚烧的难题,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秸秆回收的季节,每村固定5人左右负责秸秆回收。”龙中福说,每年可带动轿子山镇50至60岁劳动力约100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约60万元,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龙中福表示,今年准备追加2000万元的投资扩大产能,进一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并在邻近的村寨增设收购点、加工点,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