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 沈仕卫
53岁的李柏华淡定地站在自家300多亩金银花基地里,看着农药无人机在头顶来回盘旋。为预防白粉病,他从河口镇梅江村请来无人机喷药,每亩收费14元。他的基地里,常年有8名工人驻守。
作为村里走出去的能人,李柏华在外打过工,又在县城开过药店。20年前,他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回村创业。3年前,他的金银花基地还只有100多亩。村里要发展金银花产业,需要有人带头。于是茅台集团对他进行扶持,帮他补充苗木,鼓励他带领群众一起种植,使300多亩荒山全部种上金银花;又为村里的加工房增加智能烘干设备,租赁给种植大户使用,“相对于卖鲜花,烘干后利润至少翻一番。”李柏华说。
池村村没有一块平地,全是高山峡谷,但土壤环境清洁无污染,非常适合发展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袁桂于2023年经茅台集团委派入驻池村村后,与村干部结合池村村优势商议,决定在保持全村传统种植钩藤、前胡等中药材产业不变的情况下,把金银花作为助农增收的又一产业来抓。池村村已有20多户农民种植金银花,面积发展到500多亩。与原有的3800多亩钩藤、600多亩前胡、100亩丹参、100多亩五倍子共同构建起池村村特色中药材基地。
池村村中药材产业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市场销售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一年来,袁桂没少为村民们种植的中药材寻找市场操心。去年,茅台集团出资为村里采购了金银花色选设备、包装设备等,补链延链开发了金银花代用茶。袁桂不仅自己设计产品包装,还附上了广告语——“延年益寿忍冬花,本草经中有妙方”。
袁桂的车后备箱常常满载着精心设计的农特产品,他走到哪里,便向哪里推广。今年1月至3月,得益于茅台集团鼎力相助,他为村里销售了价值22万元的农特产品。去年,该村生产的4吨金银花大部分得以畅销,离不开他的不懈努力。
袁桂一直想把帮扶由“单向输血”变为“双向奔赴”,让帮扶单位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能采购到高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他说,只要从“土特产”变为“商品”,就能打造一个“带不走的帮扶队”。为此,他可谓绞尽脑汁。
最近,他去绥阳县考察了贵州苗老藤生物养生有限公司后,就打起了生产“金银花牙膏”的主意,迫不及待地邀请苗老藤公司董事长严光华到池村村调研。严光华于5月6日到了池村村,双方一拍即合,由村里提供金银花作为原料,苗老藤公司负责生产研发,共同推出一款“金银花牙膏”。该公司不仅以市场价收购村里的金银花,每卖出一支牙膏还提留2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苗老藤公司已经生产出“金银花牙膏”和“五倍子牙膏”的样品,不久就能量产。
【驻村心语】
池村村党总支副书记、驻村干部袁桂:回顾一年驻村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了解了农村的真实情况,也学会了如何与村民们相处、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了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守在帮扶工作岗位上,为农村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