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秋时)5月27日,贵州“移动地质微科普馆乡村校园行”大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项目活动在罗甸县罗悃中学启动。
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旨在将地质科普知识送入乡村学校,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活动启动当天,在罗悃中学,贵州地矿实验室科学家精神宣讲员以“求索天地间”为题,讲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等科学家的创新探索的故事,并现场展示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科普实验内容。在科普知识展区内,一块块地质科普展板前,学生们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展板上的图文内容。展板内容涵盖了地球基础科普、饮用水及健康饮水、地质灾害防治、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知识。在矿物标本展示区,学生们认识了贵州特色矿物如罗甸玉、锰矿、磷矿、铝土矿等标本,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观察和辨识岩石和矿物标本。
5月27日至31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两个全国科普基地联合黔南州科协,组织地质科普志愿者30余人,先后在罗甸、平塘、三都、荔波等县的6所学校分别开展大型地质科普校园行活动,科普活动惠及黔南州7000余名中小学师生,进一步推动地矿科普工作与学校教育资源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