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一块屏的不平凡之路

(上接第一版)

借助花溪大学城等高校资源,花溪达沃斯基地组建起一支超500人的研发团队,为每条产线配备PIE(产品工艺工程师),坚持将每年营业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中,始终保持每年至少立项3个项目、2个研发成果落地、推动1个项目产生经济价值的研发速度。

凭着超常的创新能力,花溪达沃斯基地的研发团队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除了传统的玻璃盖板生产外,相继推出UTG、3D盖板、3A表面处理和智能触摸显示一体化产品等新产品,不仅解决了原材料依靠外购的“痛点”,也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花溪达沃斯基地12产线,PIE工程师张彪正在生产巡查。

在手机盖板半成品退油清洗区,刷刷的清洗水声持续不停,原本需4人操作的工序,已被一台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代替,“机器取代人工后,产品清洗量从以往日均4万片提升到10万片,操作员从5人精简到2人,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张彪告诉记者。

过去一年半,张彪搜集生产数据信息,形成改造提升方案并提交,与企业研发团队沟通交流,借鉴行业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推动12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

看似一块普通“玻璃”,背后却集成了60多道精密且复杂生产工序。在达沃斯的每条产线上,都有一名PIE工程师。这支队伍将科技创新的理念融入了企业生产全流程,强化了对生产流程的管控,让每道工序都尽在掌握。随着系列产线改造升级推进,达沃斯产品月产量从200万片提升到500万片,产品良品率突破85%,远超行业的平均水平。

创新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及生产升级,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今,达沃斯能满足不同产品对于不同尺寸、规格、类型触屏的需求,其产品远销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合作对象覆盖海康威视、海信、LG、三星等全球知名企业,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对于制造企业,科技创新永无止境。”陈卡斌说,目前达沃斯新的AR产线建设已经启动并进入设备检测阶段,预计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行,产线年产量预计能达到500万片。

--> 2024-05-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6241.html 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一块屏的不平凡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