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西五万亩小麦陆续归仓

本报讯(记者 吴传娟 通讯员 洪琳)近期,黔西市的乡村迎来小麦收获季节。金黄的麦田里,种植户挥舞镰刀,联合收割机不停穿梭,拖拉机、卡车满载小麦,奔驰在乡间道路上,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5月22日,简单吃过早饭后,拿上镰刀和草帽,钟山镇种植户张元吉一早就钻进了麦地。

“我们家的地比较偏,农机到不了,麦子又不等人,熟透了就要尽快割,趁太阳没出来前多干点。”麦田里,张元吉弯着腰,左手握小麦、右手挥舞镰刀。一会儿工夫,齐刷刷的小麦就倒下一片。

麦子熟了,一片金黄,微风吹拂,麦香扑鼻。这是丰收的美景,更是张元吉的希望,“今年种了10亩小麦,种子是政府免费发放的,尽管前期受天气影响长势,但现在看来收个几千斤没问题。”

丰收的季节,除了传统的工收割方式,更有现代化农机在田野唱响“增收曲”。

在金碧镇杨家店村,一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排排金黄的麦穗被收割机吞进“肚”里。

“80余亩地,一个上午就收完了。机械化收割大大缓解了夏收时节时间短、雇工难等问题,不仅实现颗粒归仓,还能及时抢抓其他农作物种植的茬口。”杨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周健说,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为后续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提供保障。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作为主要冬种粮食作物之一,今年黔西市种植小麦5万亩左右,面积稳中有增,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奠定了丰收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发挥农业科技在小麦增产方面的作用,黔西市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种植模式及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去年冬季,黔西引进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在重新镇桥边村示范种植绵麦902品种450亩、黔麦22品种100亩,在金碧镇新富村、杨家店村种植川麦93品种250亩,通过对播种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试验示范,探索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种植模式。

“采用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种植的小麦,金碧片区亩产达740斤,重新片区亩产550斤,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黔西技术主管徐兵说,同时,依托长江上游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黔西市还引进川育66、中科麦2117等12个品种,在洪水镇开展长江上游冬麦区贵州试验点大区试验。

“我们通过对小麦品种进行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检测,以及对小麦籽粒的氮、磷、钾、铁、锌、硒等关键养分含量分析,优选出适宜黔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推动全市5万亩小麦良性发展。”黔西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嫒介绍。

今后,黔西市将着力推广“优势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统一种子、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同一品种统一收储”的“一优五统”技术,为小麦良性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小麦种植更科学、更精细、更合理。

--> 2024-05-2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5839.html 1 黔西五万亩小麦陆续归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