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共青团毕节市委

志愿服务为旅游增色添彩

“从前面直走左拐进去就是了。”这是在织金洞的青年志愿者每天需要回答的问题。周末,无数青年志愿者放弃休息,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良好服务。为助力毕节市旅游业发展,共青团毕节市委以“小青椒”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聚焦资源、客源、服务,积极开展旅游志愿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旅游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全面化,让游客更加舒心。一是坚持全域覆盖。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以百里杜鹃、织金洞、九洞天等13个4A级以上景区为工作中心,设立辐射覆盖全市各个大小景区的志愿服务点,由党支部+团支部+青年志愿者的形式,按照景区实时人数灵活设立“小青椒”志愿服务点,开展旅游咨询、秩序维护等工作。二是坚持全程服务。在景区出入口、休息区、各景点等地派驻青年志愿者,开展购票、引导、讲解等全过程旅游服务,并建立“主动询问、游客建议”的工作机制,帮助游客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水平。三是坚持全方位推进。根据景区实际,合理划分网格,建立完善“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的“微网格”管理机制,推动工作下沉到网格,旅游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

志愿团队专业化,让游客更加放心。一是能力水平专业化。采取培训班+微信平台学习+景区一线实践等立体化方式,以一线旅游从业者为师,组织志愿者开展“短平快”业务培训,让“小青椒”微导游志愿者迅速上手,快速建立起一支熟悉景区景点分布、掌握旅游政策、具有一定服务水平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二是服务流程制度化。完善招募注册、供需对接、服务记录等工作机制,对青年志愿者实行动态化管理。制定青年志愿者旅游服务工作手册,明确志愿服务服装、文明服务、游客反馈、权益保护等工作指引,规范旅游志愿服务工作建设。三是工作岗位示范化。在“游客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微笑小屋”等地设置志愿服务先锋岗,定期评比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在景区工作栏进行宣传公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志愿保障有力化,让志愿者更加安心。一是用人管理到位。强化与文广局、文明办等单位的工作协调力度,明确景区和地方团委主体责任,协调各景区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确保“专业问题”“专人解决”,并及时向团县(市、区)委及有关单位反馈。二是生活保障无忧。设置专项经费为志愿者发放一定交通补助,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协调各景区为志愿者提供食宿、发放补贴,并合理安排轮换时间,解决志愿者工作、生活后顾之忧。三是激励保障有效。充分用好中国志愿服务网,录入相应志愿服务时长,将旅游志愿服务作为评选优秀志愿者的重要参考内容,优先将其他优质志愿服务活动向优秀志愿者倾斜,进一步激发青年志愿者服务旅游产业化。

(叶吉)

--> 2024-05-24 共青团毕节市委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5468.html 1 志愿服务为旅游增色添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