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勇 罗华
“你们的建议准确、及时、到位,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种指导和鞭策。”5月13日,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在听证会上向该市一行政执法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被建议的单位负责人脸上布满羞愧,对检察机关指出的执法瑕疵表示进行立即整改。
在听证会上“脸红”的是清镇市某局负责人,让该负责人“脸红”的起因是清镇市两市民起诉他所在单位涉及的强制拆除房屋、行政处罚3件案件,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行政检察监督,并邀请清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听证。
强制拆除、征地拆迁关涉人民群众生活保障和民生福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争议化解难题是检察机关的法律责任,更是政治责任。清镇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王馨简述案情后表示:“3起案件法院生效裁判结果并无不当,但行政机关存在未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送达违法问题,存在程序违法等执法瑕疵问题,召开听证会的目的,是检察机关在依法开展监督过程中,通过全面听取各方意见,更加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矛盾突出,涉诉和信访问题频发,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迫在眉睫。检察机关采取公开宣告和听证的方式,对办案中发现的行政违法情形进行监督,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增强司法公信力。”清镇市人大代表李莎和参加听证会的听证员一致认为,3件案件中行政机关办案程序违法等问题客观存在,同意并支持检察机关发送检察建议进行监督。
“脸红”过后,接受检察建议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态度诚恳,虚心表示,将正视问题,改进不足,对检察机关指出的问题照单全收。他说,不当的执法行为会对行政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守住“依法”这个底线,检察机关发送的检察建议,是对他们执法工作的监督,更是鞭策,将虚心接受,并立即着手落实,对执法人员规范化进行培训,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以案促改,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力争降低被诉和败诉率。
召开行政检察听证会,更加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有利于获得被监督机关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良性互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近三年来,清镇市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执法单位制发检察建议100余件,切实以检察能动履职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更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检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