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花灯戏名篇《七妹与蛇郎》焕新上演

传统故事再登舞台 花灯传承历久弥新

《七妹与蛇郎》剧照。

《七妹与蛇郎》剧照。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黄若佩

爱情是艺术表现的永恒话题。5月20日、21日晚,由贵州省花灯剧院复排的贵州花灯戏传统名篇《七妹与蛇郎》,在贵阳市北京路大剧院浓情上演。

“年轻时看过,仍感动于七妹和蛇郎的爱情。”演出现场,观众杨聪为再次看到该戏复排感到惊喜。在他看来,花灯戏的魅力是其他曲艺无法代替的,该剧以花灯戏特有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呈现了一台调性明快的爱情故事。

老故事绽放新魅力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传统花灯戏,《七妹与蛇郎》的复排融汇传统精髓与现代审美,讲述了在美丽富饶的蟒山深处的张家庄,张家小七妹被蛇精抓到洞中修炼内丹,被捕蛇青年蛇郎相救并相爱的故事。

故事中,蛇郎将从蛇精那抢来的内丹宝珠,作为定情之物赠送七妹,事后却被张家大姐抢去。蜂翁得知此事,用计将宝珠夺回,归还七妹。七妹与蛇郎喜结良缘,婚后幸福美满,张家大姐却妒火中烧,受到蛇精金钱诱惑,借蛇郎出门治理蛇精之际,欲骗取宝珠,却不想蛇郎戴宝珠出门,大姐利欲熏心,不顾姐妹情分,置七妹于死地,欲达到霸占蛇郎和宝珠。最后,在蜂翁众姐妹及乡亲们紧逼追问下,惊恐与心虚的大姐终于说出实情,最终疯魔。蜂翁用蛇精内丹法力救活七妹,蛇精也因彻底失去内丹而亡。七妹与蛇郎终于破镜重圆,有情人终成眷属。

该戏的故事内核是爱情,改编后通过声光电等视觉听觉效果的运用让其更具神话意味,彰显传统戏曲魅力。导演苏捷介绍,《七妹与蛇郎》创排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贵州璀璨夺目的地方戏曲明珠,更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流量IP。此次复排,加入了蛇精这一反面角色,让故事充满戏剧冲突。

在苏捷看来,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曲艺人传承发展。

花灯名家甘当“绿叶”衬新人

名家搭台,创新演绎。该剧由一级演员、贵州花灯戏邵派旦角表演艺术传人蔡妙禧饰演七妹,贵州省花灯剧院传承保护部主任、一级演员罗代航饰演蛇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贵州花灯戏邵派表演艺术创始人邵志庆作为嘉宾演员饰演大姐。

该戏“以老带新”,花灯戏名家邵志庆甘当“绿叶”,携手新锐花灯戏演员的精彩演绎,让花灯经典名戏焕发出璀璨光彩。

“《七妹与蛇郎》中大姐的扮演者邵志庆,无论是大青衣,还是花旦老旦,甚至彩旦,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都是如此精彩。”四川观众尹丹听说经典花灯戏《七妹与蛇郎》复排上演,专程从四川赶到贵阳,当看到年过六旬的邵志庆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她感叹说:“邵志庆用精湛的舞台表现能力,展现了戏曲名家对舞台的热爱。”

“复排花灯戏经典名篇,是贵州省花灯剧院推动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的切实举措。”省剧协副秘书长余妍洁观看后评价说,该版《七妹与蛇郎》定位为青春版花灯戏,创新演艺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为贵州地方戏曲培养年轻观众。此外,该戏还发挥了贵州省戏曲名家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优秀艺术家搭建平台,助推贵州地方戏曲出作品、出人才。

曲艺传承历久弥新

贵州花灯戏历史悠久,民间有“灯从唐朝起,戏从宋朝兴”之说。

作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贵州省花灯剧院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担负着重传承、育新人、图创新、谋发展的历史使命,持续耕耘曲艺传承发展。

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龙国洪介绍,近年来,该院坚持走基层、建基地,服务人民,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花灯戏数据库,实施了贵州花灯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先后出版多部专著及影像制品,为贵州花灯戏的保护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剧院坚持与时俱进,创演《七妹与蛇郎》《月照枫林渡》《盐道》《云上红梅》《成英治酒》《红梅赞》等200多部花灯戏艺术作品。

与此同时,该剧院坚持“双创”,因地制宜开展多版本剧目演出,扩大贵州花灯戏影响力,通过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等形式每年演出200余场;坚持“以演代培”,确立了罗派、邵派旦角艺术培养渠道,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艺术家和花灯戏领军人才,各级非遗传承人传承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剧院还实施了国家艺术基金——贵州花灯戏人才培养计划,与北京戏曲职业学院联合培养人才,为贵州花灯戏未来发展与活态传承提供了人才保障,剧院还在贵州省内建立了多个花灯戏传承基地,扩大了贵州花灯戏的受众面和受众群体。

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看来,贵州花灯戏《七妹与蛇郎》的复排复演,不仅是剧院对贵州花灯戏传承发展的文脉延续,也是对贵州花灯戏蓬勃未来的美好期许。

邵志庆 时隔37年再演大姐配戏“衬红花”

由贵州花灯戏名家邵志庆扮演的张家大姐粉墨登场,唱念做打一气呵成,短短两段唱词,一个贪婪丑陋的张家大姐形象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掌声如潮。

邵志庆是贵州省花灯剧院原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贵州花灯戏邵派表演艺术创始人。

曾在该戏中饰演数百场大姐一角的邵志庆,时隔37年后再次以大姐的角色身份登台献唱,她此次的任务是为贵州省花灯剧院青年演员配戏。

邵志庆介绍,从人物塑造上,大姐的外在形象需要通过手势、眼神、身形、步伐等肢体语言诠释,而人物心理上的变化,呈现在舞台的唱念做打的每个细节处理上,努力将角色的神韵呈现出来,塑造一个不一样的大姐,用大姐的邪恶衬托了七妹的善良。

蔡妙禧 传承经典圈粉新戏迷

蔡妙禧饰演的七妹以活泼灵巧的身段和甜美娇俏的唱腔,演绎了少女的善良可人与情窦初开的懵懂。

蔡妙禧是贵州花灯戏邵派旦角表演艺术传人,2023年入选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与12年前第一次出演七妹相比,如今再次出演这一角色,生活阅历增长以及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技艺训练,让蔡妙禧对这个角色的把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移动互联网时代,老戏曲如何圈粉新戏迷,需要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众审美和市场需求,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蔡妙禧表示,《七妹与蛇郎》焕新上演是一次创新尝试,希望通过作品的创新表达,看到贵州花灯戏焕发的新生机。

--> 2024-05-24 贵州花灯戏名篇《七妹与蛇郎》焕新上演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5447.html 1 传统故事再登舞台 花灯传承历久弥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