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陈江南
“先将抹茶粉打成浆状,再慢慢往里加水,用茶筅不断将其搅拌至奶油状的细泡沫,一杯抹茶就制作好了。”5月23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贵州主题展馆的贵茶展台前,茶艺师林华上娴熟的打抹茶动作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铜仁市江口县抹茶大道凯德工业园,目前已建成亚洲最大的抹茶精制综合车间2座,被称为“抹茶超级工厂”,这是他们第5次带着“贵州味道”来深圳参加文博会。
“抹茶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宋朝达到鼎盛,后随着饮茶习惯的改变逐渐失传。”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大湾区销售负责人李鹏告诉记者,现场观众很热情,希望通过看到茶艺师现场点茶的方式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赵溦曾是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的一名队员,在贵州协作工作的3年时间里,她看到了贵州的许多宝藏,在开幕式当天她特意赶来贵州主题展馆参观,她说:“贵州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让人惊艳的绿茶与抹茶,推荐大家都来贵州展区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馈赠。”
李鹏介绍,贵州全境高原的茶区之所以能够孕育出绿色、生态、有机的茶叶,得益于其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地理气候特点。“江口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脚下,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盛产茶叶、生产优质抹茶的好地方。”李鹏说。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方圆约567平方公里,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创建地,有着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拥有近8000种野生动植物,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灵山、生态净土”。
铜仁市以梵净山为核心,依托其世界自然遗产的名片效应,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同时,大胆探索“抹茶+”的产品开发应用模式,在“梵净抹茶”产业链上进行全面推广运用,创新抹茶文创旅游商品。通过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梵净山抹茶大会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越发响亮。
沿着贵茶展台往外走,展馆正面中间的曲面屏轮番展示着黄果树、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梵净山、镇远等景区的精彩视频,吸引来往观众围观。“从贵茶到蜡染,再到梵净山、小七孔,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体验,今天这一趟值了。”来自江西的观众李雨涵说。
贵州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素有“公园省”之美誉。当前,贵州正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实施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通过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做足精深文章,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多彩绽放。
本版图片均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