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5月8日临近中午,关岭自治县普利乡东关村,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人王和发在赶集后,和同村一行5人购买了半斤肥肉、一斤半瘦肉,豆腐等食物后,走进一家地摊火锅店。
与其他地摊火锅不同,东关村地摊火锅是自带食材,自己制作,老板则提供米饭、火锅底料、蔬菜,收费为15元/人。
“快来坐。”见到他们进入店内,老板热情地招呼,并抬出一口铁锅,又端上辣椒、葱蒜等材料。
王和发自行处理好猪肉、豆腐后,开始制作地摊火锅。约15分钟后,地摊火锅制作便完成。
彼时,该火锅店已座无虚席。
据东关村党支部书记叶江介绍,每周三是东关村赶集的日子,这个乡场已存在40多年,在周边村寨都小有名气。
店内食客王进是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人。他早早地和妻子来到市场售卖小瓜、生姜,约3个小时,他们带来的数百斤蔬菜销售一空,毛利润接近2000元。靠着赶乡场,他们的年收入能超过9万元。
火锅店老板郭女士告诉记者,火锅店最近几年才开,之前只在赶集时开门。随着他们村内火锅店名气越来越大,他们的营业模式发生了变化。
“不光是赶集的人,大多数都是专门来吃的。”郭女士说。
村民刘先生记得,曾经东关村地摊火锅食材十分简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越来越丰富,猪肉、排骨等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