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随着名医院陆续“复制”到贵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贵州模式”日益成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输出医院累计派驻常驻专家168人、短期专家592人。5家项目医院开放床位4162张、接待门诊174.02万人次、开展疑难手术4.03万例、引进新技术新项目510项、累计吸引12万省外患者来黔就医。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副院长刘亚波表示,将通过3至5年经营,以“精综合,强专科”的理念,在贵州“复制”一个北京积水潭医院,奋力将医院打造成为西南地区的骨科中心。2023年医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50项,填补国内、西南地区及省内空白50项。同时,医院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同年,加入医院专科联盟的基层医疗机构有119家;医院下沉基层送技术送管理送教学24场次,培训带教医务人员1300余人次,义诊3000余人。
“要把上海的技术、品牌、管理平移到贵州,并把医疗技术和科研成果留下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副院长陈会文说,该医院紧紧围绕“建设西南妇儿医学高地”的战略目标,充分借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业优势,以“技术、品牌、管理”三平移为主线,打造贵州老百姓“家门口”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引进新医疗技术62项,2项西南领先、41项省内领先。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石永勇说,将通过品牌、管理、人才、技术“四平移”,在贵州打造“复制版广东省中医院”,为贵州群众提供优质中医综合诊疗服务。
此外,为了让项目医院更好“复制”,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并执行“一院一策”,个性化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差异化发展,加快形成贵州区域医疗服务新高地。
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积极协调省直部门,先后出台3个省级政策清单共58项支持政策,构建了省级保障为重点、行业保障为突破、地方保障为支撑的贵州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综合政策保障体系。”目前,贵州多项支持政策实现创新突破,全国已有11个省(区、市)来贵州考察借鉴相关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