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块玻璃的“追光”之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 通讯员 许宽怀

15条磨边生产线一字排开,一块块光伏玻璃原片被送进磨边机,经过磨边、打孔、镀膜、钢化等工艺,一块光伏玻璃原片完成了它的“追光”蜕变之旅。

“我们的光伏玻璃原片质量好,现在每天都是满产,经过深加工后价值提高了50%,主要销往安徽、江苏、陕西等地的光伏企业。”5月10日,在贵州省炉碧经济开发区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日熔1250吨光伏玻璃项目生产现场,公司副总经理王静告诉记者。

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日熔1250吨光伏玻璃项目,是我省第一条千吨级光伏玻璃生产线,2023年12月23日顺利点火,标志着凯里市迈出向光伏产业进军的第一步,也是凯里市立足资源禀赋,选准主导产业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凯里市已探明石英砂储量3.2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约占全省石英砂储量的66%,矿石品位达98%以上(二氧化硅),通过洗选后可大规模用于生产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电子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石灰石远景储量50亿吨、白云石远景储量100亿吨,石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三矿”玻璃生产原材料实现就近供给,凯里市十分适合玻璃产业发展。

2021年11月,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培育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炉碧经开区重点发展以玻璃制造、玻璃纤维、陶瓷制造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并在炉碧经开区规划建设凯里优质玻璃产业园,推动玻璃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围绕石英砂优势资源,炉碧经济开发区坚持“富矿精开”,将玻璃产业确定为园区主导产业,见证了从一把石英砂到一块玻璃的蝶变之路。

2020年3月,省龙头企业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驻园区,投资16亿元建成了一条日熔700吨特种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了矿山及矿石洗选加工车间,于2021年9月29日点火投产;2023年追加投资13.44亿元,建设一条一窑多线日熔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计年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

通过龙头带动,凯里优质玻璃产业园已聚集玻璃关联企业16户,目前已初步形成石英砂到玻璃生产,再到玻璃深加工(真空玻璃、镀膜玻璃、家居装饰玻璃、高性能新型玻璃等)的产业链条。

“下一步,炉碧经开区将立足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玻璃产业和光伏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贵州省炉碧经济开发区经企局局长王辰城介绍。

--> 2024-05-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4631.html 1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块玻璃的“追光”之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