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里杜鹃,不仅花开时节的杜鹃花海绚烂夺目,法治建设的“花朵”同样璀璨绽放。
近年来,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以普法为绳,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抓手,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用法治之力促进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推动法治与美景互相融合、协调发展。
地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核心的毕节普底乡颖川村,随着百里杜鹃旅游业知名度的不断扩大,该村紧跟步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整合建设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通过法治示范村创建,推进法规宣传入脑入心。
“村里建的法治文化墙和长廊,里面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法治小故事,我们休息、散步时都可以随时看、随时学,确实很有用。遇到自己的权益受侵害时,知道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颖川村村民陈敬义说。
为更好地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有效化解民事纠纷,颖川村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络站、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为民意收集的桥梁,通过“警民议事会”“院坝会”“宣讲会”“立法调研座谈会”等载体开展普法宣传,确保法律法规更加贴近民生、顺应民意。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村民自治与法治有效融合。
“为不断加大法治建设力度,我们乡还将法治建设与民族团结、旅游发展、基层治理等融合起来,共同打造。现在颖川村既是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也是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普底司法所负责人朱小会说,目前,普底乡已建设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6个法治文化阵地,省级法治示范村创建率达50%,市级法治示范村创建率达90%。
知法方能守法。近年来,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坚持以法治促发展、以法治促和谐、以法治促文明,强化法治文化打造和法治宣传,深耕法治文化沃土。通过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进乡村”等集中宣传活动,让法治种子落地生根,推动法入人心,增强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营造和谐良好的法治氛围。
百里杜鹃管理区司法分局普法工作负责人李泽宇说:“在法治阵地打造上,我们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市域社会治理示范项目、基层立法联络站、市县共建法治文化阵地等为载体,通过法治长廊、法治广场、法治文化墙等法治阵地的打造,让法治元素融入旅游景点,实现法治与美景融合。在旅游法治宣传上,采用集中宣传、上门讲法、进店说法、以案释法等方式,进商铺、进旅馆、进农家乐,向景区企业及商户宣讲法律知识。同时,积极组织集中宣传和专题宣传活动,为游客及群众送上法治营养餐,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健康的旅游氛围。”
下一步,百里杜鹃将继续从普法阵地、内容、形式、保障等各方面主动了解群众及游客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丰富普法形式,积极打造法旅融合新业态。
(汪沙 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