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家国情怀是乡愁

——《心学的诞生》读后

《心学的诞生》

李小龙

对于我这样久居龙场而又从事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研究的人而言,读《心学的诞生》一书,颇有喝“当地酒”,品“土特产”的惬意。是书自文献而来,又完全走出文献,结构新颖,故事性强,用王阳明的居夷诗文为脉络,引出他在贵州、在龙场生活的故事和情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先以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为依据,用大约一个章节介绍了王阳明谪贬龙场之前的主要成长经历,随后笔锋一转,巧妙地以《居夷集》的诗文为线索,对王阳明的贵州时光进行细细讲述,行笔有浓淡、故事有起伏,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可谓是一本对阳明心学“零基础”的读者都可以读懂的好书。

我曾校注出版明嘉靖三年丘养浩刻本《居夷集》,对王阳明的龙场生活有一定的理解。《心学的诞生》作者郦波教授则通过对王阳明居夷诗文的解读,通过讲述的方式,把王阳明的贵州生活进行一一呈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

郦波教授博学多闻,对贵州的了解也非常深,所以叙述起来十分娴熟。比如对于阳明小洞天的描述,他在书中把王阳明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时的喜悦,以及童仆对冬天会不会被冻成冰渣的描写,非常到位,很生动、很有趣,也很接地气,具有人间烟火气息,这正是我们弘扬阳明文化的最好方式。书中说到“再瘴疠横行、蛊毒丛生的艰难之地,也不能影响他入黔时立下的‘居夷志’。王阳明对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对王阳明,冥冥中都开始有着一种共振与相互的影响,所以,反倒是王阳明更快地适应了下来。”这是我很赞同的。王阳明的“居夷志”,原本也就是他的初心与执着,是他的良知与担当。王阳明从小就立下圣贤之志,他来到龙场后,居夷处困、向死而生,在龙场玩易悟道,坦然生活,与龙场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份情谊,饱含着家国情怀,凸显了他的“圣贤之志”;这份情谊慰藉了他的乡愁,后来又成了他的乡愁。正如郦波教授在书中所说,王阳明最擅长的就是对自我的观照和控制,他在诗中告诫自己,不要悲伤,不要一味放纵情绪,以免给亲人带来新的担忧和哀伤。在龙场,王阳明深怀着的不忘初心的执着精神、龙场悟道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事上磨炼的求是精神、壮思风飞的乐观精神,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该书也有一些小细节值得商榷,比如王阳明有没有每晚躺在石棺中,席书有没有到过龙场等等。书中渲染王阳明建“何陋轩建筑群”,并把它称为“龙冈书院”,对龙冈书院招生的纠结进行了描述,却没有引用《居夷集》中的《龙冈新构》一诗,王阳明在该首诗的前面写道:“诸夷以予穴居颇阴湿,请构小庐。欣然趋事,不月而成。诸生闻之,亦皆来集,请名‘龙冈书院’,其轩曰‘何陋’。”也就是说,龙冈书院原本是当地百姓帮王阳明建的“家”,而“何陋轩”只是“附属设施”。对“黔中之有书院,自龙冈始也;龙冈之有书院,自王阳明先生始也。”一句,书中标注出自《贵阳阳明祠阳明洞碑刻拓片集》,如标注引自清李崇畯《修文龙冈书院讲堂题额后跋》更精准。

所谓瑕不掩瑜。《心学的诞生》是对阳明文化挖掘整理、研究推广的一个成果,对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传播弘扬有积极促进作用。郦波教授在书中谈到心学是什么,说心学是满满的正能量和价值担当;阳明心学真正的悟道是什么?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然后勇于担当,勇于负责,而这种担当与负责还充满着智慧,能让问题迎刃而解,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我想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

--> 2024-05-17 ——《心学的诞生》读后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4604.html 1 家国情怀是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