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专家的解读

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芶红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3份文件,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工业、农业、旅游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卓有成效的典型案例。

突出优势:发展壮大工业主导产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就推动新型工业化作出一系列部署,2021年提出了抓主导产业、抓龙头企业、抓产业链条、抓园区建设、抓要素保障、抓生态环保“六个抓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突出主抓“六大产业基地”,各市(州)、县(市、特区,以下统称县)明确主导产业,逐一制定“一图三清单”。“六大产业基地”辐射的35个县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如近3年来开阳等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各县立足特色,大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一是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富矿精开”型产业。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取得明显成效,具备条件的新质生产力呼之欲出。比如,福泉市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六枝特区的煤焦氢、务川自治县的氟钡新材料、天柱县的钡盐精细化加工、凯里市的光伏玻璃等产业就是其中代表。总投资730亿元的“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落地织金县,成为贵州史上最大工业投资项目。二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年纪轻,用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比如,安龙县、纳雍县等地从小产品切入,发展纺织服装等产业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以产业带就业。三是发挥乡贤返乡创业优势,发展能人带动型产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考察、投资,推动“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比如,正安县全面实施“凤还巢”工程,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成功打造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

接二连三: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在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守住耕地红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深化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市场导向、要素保障、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2023年,县域经济创造了全省83.12%的农业增加值,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一是持续做大规模。2023年,全省茶叶、蔬菜、辣椒、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8%、3.8%、3.2%、7%,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5%,涌现出湄潭、关岭、镇宁等一批特色农业重点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正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二是突出要素赋能。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向县下沉,帮助地方选准主导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对接金融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发展能力。三是提升加工水平。以山地特色农业资源集中的县为重点,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分级分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涌现出修文县猕猴桃、余庆县水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四是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发挥山地特色农业多重功能,培育发展观光农业、农事体验等业态,推进“山地农业+文化、+康养、+旅游”等,建设贵定、赤水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聚焦要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是“公园省”,很多县都有优质的旅游资源,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各地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加快补齐交通、高品质住宿、特色餐饮等短板,推出“支支串飞”等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水平。通过节会赛事、民族文化、街边音乐会等方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黄小西吃晚饭”深入人心,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一是自然景观吸睛。如,黄果树和龙宫、小七孔、梵净山、赤水丹霞、百里杜鹃、织金洞等,以其独特的景观享誉世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二是多彩文化增韵。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声声悦耳的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为“村超”“村BA”火爆出圈厚植了底蕴,“黎从榕”正在建成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大湾区康养“后花园”。修文县龙场王阳明悟道地、镇远古城、平坝区天龙屯堡等成为亮丽名片。三是红色文化铸魂。红军足迹遍及我省9个市(州)60多个县,在贵州留下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3处。各地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推动红色资源、红色景点串点成线,以此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久久为功:持续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底盘”

各县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推动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强县与富民并举。一是县域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413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31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3%。仁怀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盘州市、兴义市突破500亿元。二是县域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24个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近3年,全省县城新增常住人口超过68万人,完成进度与“十四五”全省县城新增100万人的目标大体相当。三是县域重点民生持续改善。坚持守底线、促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巩固拓展,教育医疗水平加快提升,社会保障网更加牢固。

2023年,省委、省政府趁势而上,下发《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明确了40条政策措施,提出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27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65%左右,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以上,县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政府在今年3月28日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对于抓实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筑牢坚实“底盘”。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 2024-05-15 专家的解读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4385.html 1 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