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传统文化新演绎

(上接第一版)

歌剧演绎耳目一新

事实上,这样一部表现心学的作品,是一个很难的题材。导演易立明和沈亮认为,以人物为主的作品很容易做成人物志,特别是以歌剧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艺术价值很难呈现,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演绎。

易立明介绍,虽然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有很多传奇故事,但歌剧《王阳明》并没有将王阳明的一生展现在舞台上,而是紧密围绕王阳明“龙场悟道”为戏核,展现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传奇生命与智慧。

以极简艺术风格和现代视觉设计营造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意境,用超现实表现手法将王阳明悟道的心路历程精准呈现。在5月11日的舞台上,王阳明饰演者韩钧宇的表演沉稳大气,他在用镜面搭建的山水景象中,思考人生所求,叩问心学之门。

“心既是理呀……”多维时空的轮转和场景互换让舞台极具哲学思辨意味,当王阳明顿悟唱出“心即理”的心学之思,压在他身上的心石瞬间炸开,在韩钧宇极具爆发力的演唱中,其悟道后的豁然开朗直抵人心。

“王阳明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的表演更稳更融。”为了诠释好王阳明,韩钧宇花了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阅读王阳明的著作。他表示,希望通过歌剧的演绎诠释中国原创歌剧的魅力,用美声唱法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到传播阳明心学的目的。

贵州元素舞台绽放

“阳明心学是我人生困惑期的甘霖。”柳进军表示,歌剧《王阳明》的创作非常玄妙,从2017年他遇到人生中第一个困惑,并在机缘巧合中开始阅读王阳明,他就开始谋划这个题材。两年之后,歌剧《王阳明》的创作开始。

在音乐上,该剧融合了中国文人音乐、戏曲,以及民间音乐等传统与西方音乐,在配器上非常丰富,不仅有古琴、中阮等民族乐器,甚至有号角等传统韵味浓厚的乐器融入乐队,将观众带入故事情境中。5年的时间,他写出了自己心中的王阳明。

此外,演出还融入了布依族歌曲《好花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等贵州元素。在柳进军看来,创作歌剧《王阳明》是遵循内心创作的作品,他希望通过该剧传播阳明文化的同时,让贵州民族文化之花在更广阔的舞台绽放。

“王阳明心胸开阔广大。”该剧剧诗的创作者谯达摩是贵州沿河人,他在中央美院教授外国文学。作为最早加入团队的创作者之一,他曾多次到修文阳明洞采风,剧中王阳明悟道后石破天惊的表现形式就是他在采风中获得的灵感。他介绍,该剧在剧诗的创作中融入了许多莎士比亚的创作手法,希望以此来呈现王阳明的悟道,给观众带来许多新的感受,也希望以更多样的艺术方式把这个剧带给更多的观众。

“这是一部运用阳明文化创作的属于贵州的歌剧。”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穆维平谈及该剧的创作时表示,该剧的创作方向是扎根贵州大地,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努力把贵州文化挖掘演练成一个个鲜活的剧目,传播出去。此次与中央歌剧院的合作也是培养贵州人才队伍的积极尝试。

--> 2024-05-1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24213.html 1 传统文化新演绎 /enpproperty-->